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适得其所,马世龙这两年也不容易,总算是盼到老孙上台、春天来了。
食人魔、祖家兄弟这边虽也有封赏,却不过只是勋衔,尤其是有了李元庆简直仿若遮天蔽日乌云一般的压力,他们关宁主力想缓过劲来,恐非一时一地之力了。
倒是吴襄父子收获颇丰。
不仅吴襄这副总兵之位被扶正,升为了宁远前军总兵,吴三桂更是一下子被提到了参将位置,简直犹如坐了火箭,可谓是年少得意,意气风发。
此次鞑子主力入关,大明虽受到了很严重的损伤,但因为李元庆在平谷扳回的这一成,倒也不算是伤筋动骨。
皇太极虽是掠去了小三十万的汉人男丁,但没有汉人女奴封赏,他想安定这些汉人男丁的心,也绝非那么容易。
女真本族的女丁本来就不多,分给这些真奴还不太够,更不要提,是这些汉人奴隶了。
蒙古人这边虽因战争留下不少女人,但这些资源大都集中在这些王公勋贵、台吉手里,让他们将嘴里的肉吐出来,封赏这些汉人奴隶,这又怎的可能?
而这些汉人奴隶,已经习惯了大明的审美,又怎的可能会要这些粗壮的蒙古女人?
最好的选择朝~鲜,却早已经被李元庆刮地三尺,又哪来这么多成年女丁……
此时,李元庆和陈忠的本部都已经走山海关一线返回辽地,部分亲随和女眷也早已抵达天津,一路上,李元庆和陈忠几乎没有任何停留,连夜兼程,次日中午,便抵达了天津的码头,直接上了船,返回辽南。
…………
已经开春了,海面上的浮冰已经消散了不少,虽还有不少残留,但对经验丰富的两部精锐水手而言,这根本没有太多难度。
更不要提,两部的战船,都加了厚重的铁皮,堪称铜皮铁骨,比之南洋洋鬼子的主力战舰群,也绝差不了多少。
李元庆和陈忠各自在船上休整了两天,也开始了对海州攻略的精细筹谋。
后金喜欢在正月出兵,可能是因为他们感觉,正月的汉人比较‘肥美’,油水多,而且,他们抢完之后,还不耽误他们本身的时辰。
但对汉人而言,开春之后,一直到入冬前,这段时间,才是最好的战争时机。
哪怕汉人的适应能力超强,长生营方面,也早已经解决了极寒气候下鸟铳、火炮等火器的发射问题,但冰天雪地里作战,却并非是汉人的强项。哪怕是吃苦耐劳又耐寒的辽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