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要提,大明此时不仅遭受到后金军入关的后遗症,本身的国库贮备,也早已经是捉襟见肘。
三月十九日晚,经过了友好的磋商,次日一大清早,以李元庆的长生营为首,率先拔营,返回长生岛。
其他诸部将官,除了主将和亲兵留下,诸部主力,依次返回驻地。
李元庆此次其实并不想进京封赏的,他想回去长生岛,尽快准备海州攻略的筹谋,再者,离家已经快要半年了,家里的一众花花草草,可都等着他回去灌溉呢……
但此时有孙承宗这个伯爵之事吊着,再加之……袁督师此时已经被拖到菜市口,凌迟处死,被葬在了京郊一处不起眼的小坟内……
虽说一直是对手,水与火不相容,但~~,说到底,李元庆与袁督师之间的纠葛,其实远没有上升到不死不休的敌我矛盾。
甚至……某种程度上,袁督师甚至是李元庆的知己……
人死为大!
于情于理,李元庆都不能不去对袁督师这边有所表示,更不要提,袁督师的家眷,已经被发配教坊司,男人更是要被流放到三千里外的西南疆。
生前时,李元庆的确无法为袁督师做些什么。但身后时,李元庆却也不能这般冷眼旁观那……
长生营主力、三万余女眷们,交由顺子、段喜亮、许黑子他们共同统领,返回长生岛。
陈忠这边也是如此。
两人协同满桂、候世禄父子、张攀、陈~良策、徐敷奏诸部一起,在三月二十中午,踏上了进京之路。
祖大寿他们则要晚上个一两天,平谷这边后续的善后工作,祖大寿帮李元庆映衬下来。
具体的封赏虽说还没有准确消息,但推到四月中旬、甚至是下旬,那是肯定的了。
平谷距离京师不过咫尺之遥,三天后的傍晚,一行近三千人的精骑,抵达了熟悉的广渠门外。
此时,广渠门外战争的痕迹还没有被完全去除,即便是傍晚繁华的出城时间,却并不是怎么繁忙,显得有些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