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李元庆和陈忠两部,虽有两万余匹战马、上万匹骡马参战,但整个军队的机动性,还是远远无法与后金军相比。
摄于两部先天性的劣势,真正可以称之为骑兵的,不过还不到五千人。
更不要提,即便是这五千骑兵,真正完全合格、能真正在战场上冲杀的,也就两千出头。
在此时形势还不明朗的状态下,这就注定了,‘赶战场’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事情。
以己之短,击敌之长。
李元庆又怎会去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他麾下的儿郎们,性命可都是宝贵着呢。
更不要提,如果此时李元庆出兵了,哪怕能击溃东线的后金军主力、稳固东线局势呢,但袁督师和关宁主力此时皆在东线,李元庆把事情都办了,又将他们至于何地?
再者说,大明的文官集团,‘秋后算账’,那简直就是拿手好戏。
之后,一旦他李元庆功高盖主了,这私自屯兵的嫌疑,那根本就不可能洗的掉。
这就等于自己在自己的脖子上架上一把刀啊。
李元庆又怎可能会做这种糊涂事儿?
而此时,迁西、遵化,包括玉田一线,基本上就是无人区。这边原先的大部分人口,都聚集在永平、昌黎、山海关一线。
只要李元庆卡住了永平一线,这些人口便都可得到保全,李元庆又怎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虽然等待的滋味并不是太好受,甚至有些煎熬,但却能让李元庆、陈忠和一众老弟兄们,站在更清醒的角度,审视整个大局,为接下来的出兵,做好更完善的筹谋和准备。
不出则已,一出必定要见血毙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