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望他不来早朝,那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时至今日,依照李元庆和陈忠的身份,再也不用在寒冷的皇极殿外傻站着,而是已经可以入朝,参与整个早朝的过程。
当然,此事只是因为封赏,算是特例。
按照传统规矩,李元庆和陈忠毕竟是武人,距离真正可以自由的穿梭在朝会,还差着几道台阶。
这位子,自然也靠不得前了。
不过,能进一步,哪怕是一小步,也已经是收获了,李元庆也不会对此不知足。
尤其是崇祯皇帝的小气性子……
年后这些时日,李元庆虽然是轻松愉悦,大势尽在掌控,但崇祯皇帝,却远没有这么轻松了。
登基后一系列烦躁的流程,让他显得很疲惫,但他精神头却是极好,仿似,他的身体内,拥有着无穷无尽的精力。
对于此,李元庆也有些佩服。
不说人品,不说能力,起码,在工作态度上,崇祯皇帝,要胜过华夏历史上九成以上的帝王。
朝会依然是先议国事,最后才是封赏。
李元庆也得以第一次、在近距离,观看,聆听,大明王朝最高级别的政治~会议。
此时,因为年前辍朝已经近十日,年后,又是十日多,因此,在此时,各方面的消息汇总也是非常纷杂。
但李元庆很快便理出了头绪,还是以辽事、西南、山西、河南、陕西一带的**、天灾为主。
几百号朝臣大员,分成几列,按照职位的高低,或者说,按照派别的不一,派出代表,一一对这些事情发表意见和看法。
李元庆此时虽然已经威凛天下,但在这种场合,还是没有太多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