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庆,咱们打了这么多胜仗,新皇不会这点面子也不给咱们吧?这他娘的,咱们还是不是大明的官军了?”
陈忠一时简直要跳起来。
李元庆却笑着摆了摆手:“大哥,新皇答不答应,现在还难说啊。不过,我估计,咱们每人加一个游击编制,问题应该不会太大。”
陈忠一愣,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元庆,你是说,咱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李元庆点了点头,“大哥,有多大胃口,就吃多少饭。多修兵力的确是好事儿,但也要根据咱们的负担能力来定。我准备,在长生营内,新幕八千新兵。”
“八千?”
陈忠一时陷入了深深思虑。
李元庆也不着急,静静等待着陈忠的思虑。
长生营新增八千兵力的规模,也是李元庆仔细考量、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
多出的这些兵力,首要任务,便是拱卫盖州、辽南中部一线的防御,算是半战兵、半屯兵,利用军力,来开拓盖州和辽南中部的荒地,扩大作用范围。
再一个,便是增加长生营、辽南,应对突发状态的能力。
还是那句老话,‘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此时的格局,长生营不仅要面对北面的鞑子,实则,大明内部,也是重要防范的方向。
尤其是此时的辽南,李元庆虽是名义上的‘引路人’,但实际上,不论是陈忠、张攀、还是陈~良策,皆是独立存在、军政大权一把抓的个体。
想要维持住这种平衡,长生营必须要保证武力的领先性和威慑力。
而具体到陈忠的广鹿岛方面。
他虽然在辽南商行中有不少红利,跟着李元庆,也能获得不少战争红利,尤其是这几年的辛苦经营,不论是广鹿岛,还是金州、复州一线,都可以为陈忠提供不少粮草,勉强也算是‘活水’。
但实质上,他这活水,还是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