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部将官都开始执行任务,明军营地这边也迅速开始运转起来。
但除了将官们的呼喝,其他人却很少有人说话,看似有些杂乱,但实际上,却是有条不紊。
很快,夜色已经黑下来。
杨妙才也在掰着手指,静静的等待着作战时间的到来。
刚刚进入亥时,大概九点多一点,李元庆摆手招呼杨妙才,以及周边留守的中军,“咱们也出发吧。”
杨妙才不敢怠慢,赶忙牵好了他的战马,快步跟在了李元庆身后。
此时,正值初秋,周边的树林子很密,郁郁葱葱,生机极为旺盛。不过,前方的哨探早已经清出了小路,牵马走过去,并不需要浪费太大力气。
只不过,夜里牵马走路,还不能点火光,杨妙才还是微微有些不适应。
好在,他的前后都是人,只要跟着走,总归是不会走错的。
很快,一行人穿过了密林,来到了一片旷野上。
这里属于一片小山坡,地势算是比较高的。
站在这里,已经可以依稀的看到,在前方五六里外,闪着依稀的零碎火光。
李元庆笑着对杨妙才道:“妙才兄,火光那边,就是鞑子们看守庄稼的据点了。”
杨妙才的小心肝都快要涌到了嗓子眼儿上,他简直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他竟然也会距离战场这么近。
嗓子都有些发干的道:“李帅,那,那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冲锋?若冲锋,距离五六里,是不是稍稍远了点?”
李元庆一笑。
杨妙才毕竟是读过书、受过‘高等教育’的才子,他的悟性,比大多数军官都要高不少。
某种程度上,李元庆也很乐意提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