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李元庆的辽南和辽东的毛文龙更为亲近,毕竟是出自一体,相对而言,辽西方面则是更为独立。
说的再直白一些。
辽西的将门们看不起李元庆和毛文龙这些泥腿子,而李元庆和毛文龙这些泥腿子们,却也未必就能看得上这帮狗尿不臊的将门们。
如果放在寻常,自然是‘老死不相往来’最好!
但值此关键时节,李元庆就算不爽,就算要用‘热脸去贴冷屁股’,他却也必须要忍耐。
在这封信中,李元庆详细的分析了、长生营在三岔河流域查探到的后金主力哨探的动向,并对未来后金军主力,有可能会对辽西发动的攻势,做出了有效的分析和预测。
在最后,李元庆更是有些直白的对高第表示,‘身为魏公公的门人,他李元庆对辽西、对他高第的安危,责无旁贷,只要经略大人有需要,他李元庆和长生营的儿郎们,将随时严阵以待,驰援辽西,为经略大人效力!’
写完了这封信,小心将笔墨吹干,李元庆大声喝令牛根升,让他本人,亲自将这封密信,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最快的送往辽西。
与此同时,还有李元庆送给高第的新年礼物,‘纹银一千两’整。
做完了这一切,李元庆不由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
古往今来,充作援兵,却还要给人家送银子的,也就自己这一遭了吧?
不过,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若是高第不发话,李元庆还真就没有参加宁远之役的资格啊。
小莲、小荷也知道李元庆心情不好,赶忙小心伺候在李元庆身边,揉肩的揉肩,捶腿的捶腿。
感受着身边两个最熟悉的小女人香气,李元庆这时已经平稳了许多。
片刻,他一笑:“你们两个,再帮爷铺纸、磨墨,爷要再写几封信。”
见李元庆脸上终于有了笑意,两个小女孩也是如获大赦,忙笑着帮李元庆开始铺纸、磨墨。
提起笔,李元庆先给陈忠写了一封信,让他加强在金、复一线的巡视防务力度,防止后金军狗急跳墙,冲击辽南腹地。
旋即,李元庆又给毛文龙写了一封信,仔细对毛文龙分析了辽南和辽西的局势,并向毛文龙表示,若情势允许,他将在最大能力范围之内,参与此次辽西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