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与豪绅子弟相比,他们这个流程,要更复杂一些,甚至要经过李元庆的亲自面试。
当然,他们若一旦合格,很容易便能成为李元庆的‘亲随’,成为对抗豪绅子弟的寒门阵营。
休息了一会儿,理了理思绪,李元庆摆手招过了牛根升,对他耳语几句,让他将对杨娇~娘方面的指示,迅速传递到京师。
等牛根升把这件事情做完,李元庆则带着他,跟商老六一起,去南面海滩的移民新居视察。
经过了这近半月的建设,南面海滩这边,模样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
虽还是显得一片杂乱,但却不是遍地的帐篷、窝棚,而是连绵的新兴建筑群。
在海边造房子,比内地的标准要严格不少,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防范恶劣天气,比如台风、海啸之类。
这一来,地基就必须要打的结实。
在内地的寻常房屋,半月可能就可以建起来,但在海边,仅是地基,至少要十几天,若要盖起来,少说也得用一个来月。
此时,辽阔的海滩平原上,到处都是新兴的地基,连绵成片。
仅是南部海滩平原这一个地区,若要全部竣工,差不多可以形成一个容纳万余人的小镇。
而这里,距离长生岛的主城区,只有不足五里。
随着时间的发展,岛上的开发逐渐展开,李元庆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可以建造一个更后世港岛一般职能的海上明珠。
港岛的兴起,最直接的一个因素,便是地利之忧。
此时,长生岛的区位优势虽然不如港岛,却也有着其本身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
其地处渤海湾腹心,海路发达,距离大明的政治中心京师只有咫尺之遥,又背靠辽南大陆,掌控着前往朝~鲜和岛国的航线。
随着辽南老窖、制衣业、包括海洋捕捞、各项农副产品的逐渐发达,李元庆有足够的信心,将长生岛打造成大明北海的明珠。
尤其是对于海洋捕捞过剩鱼类的储存,李元庆也有了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