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北地,在后金崛起之前,大明虽是‘以夷制夷’,各个卫所、据点的首领,多半是化外夷人,但因为大明帝国的庞大影响力,对北地的控制力,还是有相当规模的。
李元庆的长生岛,主体结构便是辽民,这其中又有很多人,都曾有到过北地行商的经验,在向导方面,李元庆并不缺乏。
长生岛的战船,经过了这几年的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虽没有先进的新船下水,但修补、改良工作,却是进步了不少,船看着是有点破,但远洋航行,尤其是贴着海岸的远洋航行,并没有太多的大碍。
只不过,海上行军相当鼓噪,几乎没有多余的娱乐。
也幸得刘巧在身边,李元庆还不至于太过寂寞。
眨眼,已经进入了十月末,船队已经抵达了库页岛的南端。
一个多月的航行,儿郎们也适应了海上的节奏,没事的时候,许多人甚至沿着大海放下鱼钩,钓几尾小海鱼尝鲜。
而只要不是太出格,对儿郎们的放纵,李元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们自娱自乐。
只不过,天气情况比李元庆预料的还要恶劣许多。
自进入十月下旬开始,随着船队越来越往北,近海的封冻情况,已经不容乐观。
尤其是到达库页岛区域之后,天空接连飘散起了大雪,而且还并不是正常的雪花,而是有些类似于冰雹和雨夹雪混杂的恶劣天气。
儿郎们也都收起了性子,乖乖呆在船舱中,不敢再到甲板上露头。
主船船头上,李元庆披着一件宽大的裘皮袄,头戴鹿皮帽,近距离的观察着不远处的这座大岛。
在此时,库页岛还是相当蛮荒之地,居民非常稀少。
两天下来,李元庆的船队已经贴着海岸行进了近两百里地,只看到了两三个小渔村,而且都是十几户的规模。
这些人大都是当地的土人,也就是后金所谓的‘披甲人’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