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他也准备在辽南区域打游击,抢收麦子,不会再跟金州死磕。
这也让李元庆稍稍松了一口气,到了这个程度,想必,张盘也意识到,实际的好处,才是最重要。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便到了毛文龙出兵的日子。
李元庆长生营这边的阵势练习,也看到了一些成效,虽然达不到李元庆要求的一刻钟,但在20分钟内,行军的2000人,迅速列阵,基本已经能完成。
这一来,长生营这边,已经具备了同后金野战的最基本条件。
当夜,没有举行誓师大会,几乎是悄无声息,李元庆携带长生营三部所有战兵2000余人,辅兵、海盗近千人,悄悄上了船,驶向了辽南西海岸。
…………
七月里海上的夜晚,海风清凉,吹散了白天的酷暑,吹在人的身上,十分舒服。
李元庆站在船头,静静的瞭望着不远处辽南的土地。
自从辽南三部在这边扎下根来,后金辽南方面,又下令让百姓往更深的内陆里迁移,此时,海边不远处的很多良田,并不是金黄色已经快要成熟的小麦,而是一片片绿油油旺盛的野草。
倘若这里还是在大明的控制下,这些土地,怎么可能荒废?
即便这里产出的并不多,但至少可以养活不少人口,又怎的可能像现在这般?
李元庆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在阁老大员们的心里,复辽,可能就只是一句话而已,但对于数百万辽民而言,这却意味着他们的一切。
官沧海不知何时来到了李元庆身边,笑道:“将军,在想什么?”
李元庆一笑,“没什么。这么晚了,还不去休息?明天,咱们可还有大事要干。”
官沧海一笑,脸色却凝重起来,“将军,这些土地,就这样荒废了,着实是可惜啊。这些可恨的建奴,真是该千刀万剐。”
李元庆点点头,“可惜,我们现在还不能夺回这些土地。”
官沧海也陷入了沉默,久久不语。
李元庆一笑,放松了语气,“现在不行,却不代表以后不行。沧海,对于此次盛夏攻势,你有什么想法?”
官沧海想了一下,道:“将军,老奴主力虽然西进,但留守建奴兵力却仍不容小觑。我们还是不能冒进,要利用我们的海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