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老六去了大沽口跟渠家取粮食,现在还没有回来,这些东西,只能由李元庆亲力亲为。
此时,李元庆的麾下丁口总数,已经达到了近一万两千人,其中,青壮接近3000,壮女接近7000,剩下的2000,都是老弱和孩子。
但这边城镇房舍的规模,只有2000多户,自然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李元庆在绞尽脑汁之后,拍案做了决断,麾下所有战兵,有功水手,按照资历,由高到低,来安排住宅。
这一来,基本上李元庆麾下的老兵,战兵,出过力的水手,都能分到住宅,
像是官沧海、许黑子、顺子、段喜亮这些军官,则可以选住宅,也可以在千户宅附近,选择宅基地,自己建造。
南信口这片的土地很宽阔,在设计时,李元庆就让工匠们朝大做,空间很是充足。
不出意外,官沧海这几人,都没有选择住宅,而是各自掏钱买了宅基地,要在千户宅附近,大兴土木。
这也在李元庆的预料之中,毕竟,这几人,都没有成家,还都是光杆司令,他们平时都住军营,也不急于在此时就住近自己的宅子。
战兵们其实也大都如此,只不过,住宅和土地,这才能让他们为李元庆死心塌地卖力的最大保障。
处理这些事务的过程,李元庆自己当然忙不过来,不得已,只得让张芸娘、渠敏秋和彩子都过来帮忙,还有藕儿的父亲马管家,马德强。
令李元庆意外的是,马管家马德强能处理管家的杂务,而且对算账也很精通,究其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李元庆当即任命其为‘房产销售部’主管,由他来统筹分房的一系列问题。
这一来,李元庆瞬间轻松了不少,从这些杂务中脱身,但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浪费李元庆大量脑细胞。
此次进京封赏,李元庆升了游击,麾下这些将领们,也该要论功行赏了。
而这最关键的人事权,也是李元庆控制这支军队的最基本保障。
按照大明的军制,李元庆现在是游击衔,麾下可实领3000人,也就可以提拔三个千户、守备。
至于副千户,这倒没有固定的定额。但若太多了,却也太明目张胆。
经过了仔细思量,李元庆最终决定提升商老六、官沧海、许黑子,为正千户,段喜亮,王海,顺子为副千户,杨小船、黄国山等数名军官为百户,报由东江本部,待毛文龙批复之后,上报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