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震儒已经在辽地几年,可以说,他既可以管军,又可以管政,若他要置办家业,搞个几十亩的豪宅,真的是手到擒来。
可惜,他逃出广宁城时,身边只有一个老仆,连一个丫鬟都没有,也算是可以了。
而且,他并没有随主力退回到关内,而是在前屯这边维持秩序,聚拢流民,虽然手段不甚高,一切都显得很糟,但在这种大环境下,已经是极为难能可贵了。
某种程度上,这也让李元庆对他有了一丝好感,或许,此次见面的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三人来到官厅,正是上午9点来钟,各方面事务也运转起来。
亲兵去门子通报,很快,里面便传来消息,让李元庆三人进去。
不多时,三人被带到了官厅内,正看到一个身穿红色官袍的清瘦中年人,坐在正中,两边,还有几个官员坐着,看官服、乌纱,都是六品官。
辽地危局,在万历后期,已经很严重,不过,万历皇帝非常抠门,三大征打了几十年,也不过耗费了几百万两银子,可以说,一分钱他都能掰成两半花。
但天启小皇帝登基之后,辽地危局愈发严重,天启没有他祖父那么吝啬,大笔一挥,辽地的待遇,有了直线的上升。
天启元年,辽东这边的各种费用,已经达到了千万两的规模。
相应的,官员品级虽与关内相同,但含金量,却要更高一点。
只可惜,大明帝国的血汗钱,大明百姓的民脂民膏,随着广宁城的陷落,有多半,都落入到了老奴手里。
此时,厅内除了方震儒,还勉强能算的上是大员,其余的官员,基本都是不入流了。
李元庆也明了,辽地此时的环境,已经到达了冰点。
“卑职张盘、陈忠、李元庆,见过诸位大人。”
李元庆三人恭恭敬敬的对着厅内文官行礼。
大明以文御武,武官品阶虽高,但实际位置却很低,尤其是在文官面前。
即便是毛文龙,此时见了方震儒,恐怕也要行礼,只是不需要下跪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