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能够把眼前所见的景象,大而化小,才能由小化气。
吴文媛的望气术现在已经到了由小化气的阶段。
望气术入门后,唐丁并没有拔苗助长,而是教起了吴文媛“步罡踏斗”。
如果说步罡踏斗在不会望气术的眼中,其走的方位的确让人匪夷所思,而且难受至极,因为这步罡踏斗怎么看都像是故意跟人的行为习惯相悖,怎么相悖怎么来,怎么别扭怎么来。
所以,常人学起来步罡踏斗非常吃力。
但是如果在望气术人的眼中,这步罡踏斗却是很有规律,因为走的步法,是按照一定的“气”的规律运行。
这就如同内家拳的逆腹式呼吸一样。人正常的呼吸是腹式呼吸,又叫顺腹式呼吸,吸气时候,肚子正常鼓起,因为气多了。呼气时候,肚子正常落下,因为气走了。但是练习内家拳的呼吸却正好相反,吸气时候,肚子落下,呼气时候,肚子鼓起,正好跟人的正常习惯相反。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内家拳就是锻炼着剔除人的本能反应,借力打力,人的拳来了,正常人的反应是退、躲,但是内家拳不一样,虽然也退,但是却绝不是躲,退是为了等敌人的劲力消退,然后反击。
这步罡踏斗其实也一样,都是为了剔除人的本能反应。
只有剔除了人的本能反应,才能够打人所不备,进退之间,让敌人完全摸不到规律。
但是这敌人摸不到的规律,对于修炼者来说,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是这步法的“一气相连”。
步罡踏斗虽然步法进退,让人完全摸不到规律,但是如果从“气”的方面来看,这步罡踏斗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
步罡踏斗的每一步,都是气息连贯的,只要根据这连贯的气息,就能找到步罡踏斗的规律。
唐丁以前教徒弟的时候,可都没从这方面开始教。因为唐丁是按照师父龙虎道人的教学方法来教的,师父龙虎道人教授唐丁的时候,就是先教的他步罡踏斗,后来唐丁也是先学的步罡踏斗,然后师父才一点点的教给他望气术。
所以,唐丁在教学的时候,也是这样。教授的时候,唐丁也没感觉这不合理,因为他知道望气术实际上比步罡踏斗还难学,步罡踏斗好歹还有个步法的步骤,但是望气术,师父只能领进门,具体的都要靠自己来悟。
所以,唐丁也一直先教步罡踏斗,然后再教望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