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当时的世界上属于首创,极大的补充了匮乏的“新武学”理论,为后来“新武学”修炼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多年来,一批批优秀的文科专家从北大走出,投入到科学研究的最前沿。
“武学理论专家”常宏宇、“灵能学家”莫云谷、“灵能运用学家”兰升、“灵能矿物地质学家”贺百川……
千千万万的北大文科专才,为华夏国和人类的科学进步殚精竭虑,奉献出了毕生的心血。
听姚若薇介绍完,陈元心里充满了无限的钦佩和神往。
可以这么说,没有这些文科专家的前赴后继,就没有如今华夏“新武学”的蓬勃发展。
当今世界上,世人大多都“重武轻文”。
殊不知,没有文科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新武学”只不过是无根漂萍,“灵能装备”也不可能这么顺利就被研制出来,并一代一代的更新下去。
人类更不可能借助“新武学”和“灵能装备”,和异界文明周旋几百年,很可能早就灭亡了。
如果将人类文明比作一棵大树的话。
现代科技是坚实的树干,“新武学”是树上结成的果实,而文科中的科学理论,则是整棵大树的根基所在。
没有根基,树干会枯萎,果实也不复存在。
只不过根基深埋地下,人们只看得见树干和果实,往往会忽略它的存在。
令陈元失望的是,北京大学也没有开设关于“古武学”的课程。
“如果华夏所有大学都没有‘古武学’专业,我就选北大。”他将芯片塞回信封,暗自思忖。
北京大学专注于文科研究,肩负着人类文明延续的重任。
如果自己有幸能和那些著名科学家一样,为人类文明的延续添砖加瓦,也不枉原身一身的文科天赋,不枉自己再活一生。
想到这里,陈元心情稍稍转好,开始一封接一封的拆开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