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向全国各地派总兵,调出去大量的兵马。
现在四川那边,就有十几万丁毅兵马,刚刚打完张献忠,那边还在整训大西军的降兵。
“本王手上现在没多少兵马,一切要等兵马整训和调整完成,关键是粮草不济。”
丁毅如果现在打建奴,需要把西南的十几万兵马调过来,这就太远了,西南现在很多地方还没完全平定,当地也在募兵和招吏员,加上十几万兵马过来,一路上消耗的粮草不说,过来就要几个月,关键西南的兵马,丁毅有另作用。
所以丁毅的打算是,囤结粮草,准备兵马,在夏收之后,兵发辽东。
“本王在全国征招了十几万兵马,数万吏员,加上降兵十几万在集训,每天耗食无数啊。”丁毅心想,你们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丁毅的银子是花不完,但是粮有点不够。
明末全国都缺粮,丁毅也是自己囤田好,基础好,并在明末乱世到来之前囤集了大量的粮食。
但他先后发动了,对李自成,张献忠等的大战,从京城打到四川,几十万人的吃喝,已经把他的储存消耗的差不多。
并且现在每天都是巨量的消耗。
别的不说,仅看他分封出的总兵,就有几十个,每个总兵上万兵马,全国每天几十万兵马都是丁毅在养着。
还一次性增加几万吏员,都要丁毅养着。
全国的官员俸禄现在也是丁毅在发,他还没当皇帝,当然不能像崇祯一样拖欠,或少发吧。
你让满清现在养这么多兵马和官,只有抢老百姓,根本没有其他办法。
朝臣们和百姓以为打战很容易,你镇北王兵强马壮,全国几十万兵马,随便打打就能灭了满清,但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动员大军不要粮草吗?
特别是丁毅现在几乎人人骑兵的形势下,连草料也需要大量。
丁毅的粮草已经快打光了,只能夏收之后再行动。
“本王已经下了诏令,今年江南一带的夏粮优先往天津运,为灭建奴做准备。”
“济州也等春季好好割一波草料运到天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