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后面的乡试,会试,廷试(殿试),每三年一次。
乡试不是在乡里举行,相当于现在省一级的统考,过关后就是举人。
郑成功乡试失利,所以郑芝龙着急帮他寻找好老师,送到了南京,拜钱谦益为师。
乡试过后就是会试,相当于全国统考,取三百人左右,录取者称之为贡生。
举人和贡生都有机会做官,等在职的官员死了,有漏缺时,可以替补。
第三步就是廷试(殿试),也就是由皇帝来考,合格者就称之为进士,这是能直接当官的。
郑成功现在才过第一步,只是秀才,都没机会当官。
还没算步入科举的大门。
郑鸿逵想了想,左右看看:“王爷下一步要改革科举,以后只有全省统考(会试),择优入取,直接当官,没有乡试,院试,殿试什么乱七八糟的。”
此言一出四周哗然,施永这些文官都不敢相信。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们这些连秀才不是的人,都有机会去考试,能当官。
他们跟着郑芝龙干什么,除了赚钱不就是想搏个功名利禄吗。
“镇北王真这么说?”施大福也激动道。
“当然,我骗你们干啥?”郑鸿逵还小声道:“王爷亲自派人在南京教森儿。”
说罢向郑芝龙使了眼色,你懂的。
这是提醒郑芝龙,丁毅可能把将来要考试的内容提前教给郑森。
郑芝龙脸上的表情更加的复杂,内心无比的纠结。
历史上满清要他降,也没逼他移镇,只是让他去京城,泉州的旗银,还是他们郑家在收。
现在丁毅直接逼他移镇,要说不心痛这一年千万旗银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