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宫女退下后,他颤声道:“镇北王,今天怎么,这么多?”
“贼酋张献忠,肆虐湖广,各地奏折雪花似的传来,这才一小半呢,等殿下看完,后面我再让人拿来。”
“啊。”朱慈烺一屁鼓坐到地上,表情如丧考妣。
四月份丁毅进京,百官推其辅政,当时朱慈烺还以为丁毅想当曹操和董卓。
不料很快丁毅就劝他好好学习政务,跟着丁毅先看奏折,处理国事,为将来登基做准备。
万一另两位皇子找不到,还是要支持他当皇帝的。
刚开始朱慈烺很是兴奋,全心思的跟着丁毅学习,无论是御门听政还是内阁廷议,他都很有兴趣参加。
最喜欢的就是每年批阅奏折,观看国家大事,和天下百官的反应。
不料,才看了半个月,朱慈烺就有点受不了。
百官视他为洪水,御门听政俱不把他放在眼里,内阁大臣们所议的事,他多半插不上嘴。
更要命的是批奏折,每天好像批不完,开始是几十本,现在动不动上百本,甚至几百本。
最近连续三天,他都看到半夜一两点,又累又疲,导致次日都不想上朝,只想睡懒觉。
现在朱慈烺终于明白,这皇帝不好干,难道连他父皇都做的不开心。
“太子殿下,你是储君,将来要登基为皇帝。”
“批阅奏折,是亲政的第一步,如果连这一步都做不好,如何对的起你父皇给你的重托?”
此时丁毅义正言辞,脸上闪动着正直的光芒:“请殿下为了天下百姓,为了江山社稷,无论如何都要坚持。”
朱慈烺咬了咬牙,硬着头皮坐下去。
犹豫了几秒钟后,他拿起上面第一张奏折,打开一看,原来是京城顺天府大兴县县令的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