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他也是准备了后手。
没几天,代王朱传㸄宣布,支持大同总兵丁毅囤田练兵,出粮出田出银,为朝廷训练精兵。
长史许贵之是王府和朝廷的联系人,上报朝廷,丁总兵在王府支持下,要好好练兵,不用朝廷支饷,只要山西布政司支持耕牛等物具,大同每年可为朝廷上税十万两银加十万石粮。
代王朱传㸄为响应丁毅,明年宗禄,要求减半。
消息传到京城,京城哗然,百官称颂,个个都称代王深明大义,丁毅囤田有方。
朝廷的嘉奖令,一道道发往大同。
崇祯更下令天下宗室学习。
兄弟们你们看看,大伙要都学代王,支持当地总兵囤田练兵,朝廷可以省下多少宗禄。
可也有人提反对意见,地方藩王不能参与政事,代王这算不算勾结地方兵头?
提反对意见的,马上被言官们骂的狗血淋头,当年清兵攻济南,德王全家都上阵,还领兵,那算不算参与政事?
现在国家危难,地方宗室省吃检用,为我们省下军饷,这是好事,要表彰和鼓励的啊。
姜瑄是阳和副总兵,姜瓖弟弟,他领三千兵马驻守阳和卫和虎峪口、阳和口。
这边是大同重要对外关口,外面就是原漠南蒙古的地盘,现在都归顺了满清。
原漠南蒙古包括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巴林、札噜特、奈曼、喀尔喀、茂明安、乌拉特、喀喇沁、乌珠穆沁、察哈尔、土默特、鄂尔多斯等部。
现在游牧在阳和口外的,主要是察哈尔正黄旗,由一部察哈尔人加喀尔喀、厄鲁特三部投靠满清的蒙古部落组成。
但这些年姜瑄经常和他们做生意,蒙古人需要盐,铁,糖,茶叶,和美酒,而他需要银子,所以姜瑄私下经常放蒙古人进来做生意,这阳和口也成为长城上一个只要有银子就能进出的关口。
山西部分晋商出关,也在这边走,反正只要交钱给姜瑄就行。
大同镇防线上,能出关的只有四个,王朴在时,只有一个在姜家手上,原本王朴死了,姜瑄以为以后全部给被他们占着。
没想到突然空降丁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