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马,也有步兵,加上又是晚上,所以跑的不是很快,马队在前,步兵在后,走走停停,星夜赶路。
王其吉在登州城东的朱高山附近,那边的盐课司有两个盐场,年产粗盐五千吨,精盐两千吨。
粗盐夹沙出厂,就变成一万吨,销往登州府附近各地,甚至更远的地方。
王其吉常年在这边,主要是这里近海,很多沿海居民也会晒盐,他怕这些老百姓晒的盐,高价卖到盐贩手上。
一般老百姓弄的弄,他们都是以三四钱每担来收。
但老百姓生要卖给盐贩,可以卖到五钱甚至六钱七钱,可以翻倍。
他是当地巡检,带着官兵和手下养的亡命之徒,四处搜寻,查处,谁敢这么干,抓到就是死罪。
当然了,这几年登州的百姓敢这么干的几乎没有,大伙习惯卖给他们,然后由他们销给盐贩。
可每年总会有一两个人挺而走险,也有外地的大胆商贩敢过来走私。
必竟利润高了,容易引人挺而走险。
今天正巧了,大舅子周会也来到这边,与他相商要事。
两人晚上一起弄了点酒,周会说到利润分配。
说实话,这两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因为盐价越来越高,利润也越来越高,利润高了,胆子大挺而走险的人也多了。
加上海运发达,很多外地盐商都敢偷偷过来走私,然后立马装船,运到朝鲜日本等地也好,往京城运也好,就能赚大钱。
比如他们只三四钱收老百姓的,但盐商六钱七钱收。
老百姓利润高敢卖,盐商只要敢收,能上船,转手就能卖一两四一两六。如果有大船,敢出海,或者有路子到川陕还能卖的更高。
不但要防百姓,自己盐场不看紧,随时都可能有这种事发生。
这也是为什么王其吉天天看在盐场上。
这几年周王两家赚了大钱,内部有人看的眼红,外面也有竞争,山东其他地方的盐课官员也都瞧着,很多人等着他们倒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