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是百家争鸣的最后一战,秦皇汉武功绩的万世流传,影响之后两千年。
诸子百家,看似在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多数已然消逝,但他们终究存在了数百年之久,并非简简单单就能磨灭。
西汉自武帝之后的百年里,百家依旧存在,而逐渐兴盛的儒教,在庙堂之上失势却在民间以另一种形式鼎盛,化道家为道教的道门,以及刚刚传入的佛门……
那些力量在西汉末年进行了一次惊天碰撞,这才是王莽篡汉的内在,东汉之后,便因此形成了儒道释三教并立的局面,往后两千年不曾动摇,诸子百家则彻底消失在历史之中。
有一句话流传的很广——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这句话看似很正确,但实际上它是在东汉之后才彻底成立的,在那之前,华夏一族并不是一个整体,春秋战国那么多国家,各自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根本不是一个文明,就如同后来的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你能说他们是一个整体吗?
最多形而上的认为,他们都是人类的一部分。
直至秦皇扫六合,在形式上一统华夏,然后西汉一朝在思想等方面进行粘合,秦皇汉武之功绩就在于,他们将这些本不是一个整体的国家汇聚成一个名字,“汉”。
泱泱大汉。
而王莽篡汉,到之后的东汉建立,正是对这些功绩的最后完成,意义之大不逊于炎帝部落、黄帝部落的联合,造就炎黄之名。
儒教在那时崛起鼎盛。
道教在那时成形发展。
佛教在那时进入流传。
上纳百家,下启三教,后世文明之根。
只有不了解华夏思想史的人才会看轻那段历史。
至于五代十国,这段历史也是一个转折点,它是汉民族由盛转衰的开端,它之前的一千年,无论是起点的大汉帝国亦或者末端的大唐帝国,都是巍峨大国,世界中心。
但五代十国之后,继承它的宋王朝被契丹、女真、蒙古轮流虐,燕云十六州沦陷四百年,崖山之后无中国。
直至洪武大帝才恢复了一点尊严,但明朝灭亡之后,又被“我大清”摧残三百年,之后更是被外来的侵略者,八国联军之类的连翻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