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温怡自幼对他痴心不悔,就是静仁大长公主几个儿子,现在都在禁卫营领着不小的差事,虽没有冯家的根基深,却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陈贵妃不愿因为这桩亲事得罪他们,将他们推到太子那边。
韩玉瑾听陈贵妃说了他的行踪,无声的叹了口气,便岔开了话题。
在陈贵妃处得知泰王谋反的后续,戚家因为是戚微的娘家。纵然戚微最后以死谢罪。也没能让戚家逃脱厄运。
戚家也算是姻亲广布,戚微的姑姑嫁的就是乔家的二爷,与成陵郡主是妯娌,还有别的姻亲旧故。或许是戚微的死起了作用。或许是这些姻亲旧故起了作用。戚家免于上辈子灭满门的结局,这辈子只是被削职夺爵,贬为庶民。驱逐出京的结局。
好歹人活着,就算离开京城,在别的地方一眼过活。
崔家和其他参与谋逆的兵将就没那么好运了,凡是登记在册的人,一律灭门抄家,男的充军流放,女的没入教坊。
这就是古代,一人有罪,全家株连。孝昭帝还算是仁厚的帝王,谋逆这种事情,就算是株连全族,也没人说什么。更有甚者,株连九族。明朝朱棣当政时,还有一起株十族之例。
想到这里,韩玉瑾不由得想到了沈家的处境。
若是太子当政,沈家定会是青云直上,锦上添花,可是,韩玉瑾清楚的知道,太子做不了皇帝,他在泰王谋反的第二年,死在了与南召的战争中。最后夺嫡的赢家是周承干。
是不是要暗示沈远宁多与周承干来往?
可是,万一又蝴蝶效应了呢?岂不是会连累贵妃姨妈?
韩玉瑾左右为难时,听到陈贵妃在喊自己:
“玉瑾,玉瑾在想什么,这样专注?”
韩玉瑾回神,感慨的说:
“没什么,想到了泰王妃。”陈贵妃也是叹了一口气,安慰韩玉瑾说:
“戚微她也算是死得其所,你别太往心里去。”
“嗯,玉瑾知道。”
陈贵妃看了看她,想到了过年的时候她对自己说过的事情。
“玉瑾,你还准备搬出沈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