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远宁一路打听,马不停蹄的追着泰王的人,除非是人困马乏的不行,不然也不肯休息。
沈远宁发现泰王并不是一路直行向南,反而是先开始向东走,后来才绕到南边。
离那次宫变已有一月之久,沈远宁也出来了二十来天,还是未能追上。
他的伤口未见痊愈,反倒有溃烂的迹象。
沈远宁看了看前路,照这个速度,再有两日,就到了江城,过了流离河,再走几日,就是南召。
长安传来的消息,韩玉瑾应该没事,泰王的队伍里,一直有辆马车跟着,长安他们跟着孝昭帝派去的人,都不敢靠的太近,因此也不知道具体情况。
沈远宁听到消息,止不住心里喜悦,没事就好!
沈远宁知道,或许是周承安的原因,韩玉瑾才得以保全到现在。虽然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还是很庆幸。
长期的赶路,壮汉也吃不消,更别说沈远宁一个受伤的人。
那日傍晚的时候赶至一个村庄,看了看前路,便决定休息一下再走,怕到了晚上找不到合适的歇脚处。
那个村庄只有十几户人家,沈远宁走到最近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只听里面人紧张的问道:
“是谁?”
沈远宁听到是上了年纪的男人声音,便说到:
“老丈,晚辈天晚路过此处,想借宿一宿,还望行个方便。”
屋里人听到沈远宁声音,从门缝里看到沈远宁一身儒雅谦和,语气和善,便放下戒心。
打开房门,带着他去了旁边空着的屋子。
一会又抱了一床被子,三泉看了看,那被子破旧的很,还有一股子霉味,连他都不想盖,更何况是世子爷。
沈远宁看主家殷勤招待,连声道谢。待人走了以后,踹了三泉一脚:
“有的住就不错了,爷我还没挑,你倒嫌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