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那将是一辈子都洗刷不去的耻辱。
唯有真正没学识的人才会荫袭秀才功名。
当然,也不谁都能荫袭秀才功名,必须是大学士的儿女才可以。
纪宁知道宓姑娘的意思,他不在意地淡笑道:“不错,办私塾!”
宓姑娘深吸了一口气,真诚地劝道:“纪公子,恕妾身直言,您要办私塾谋生必行不通。您还是另找出路吧。”
“哈哈,没试过又如何知道?”纪宁朗声笑道,“纪某有此打算,也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宓姑娘还要张嘴劝说时,纪宁摆手阻止道:“宓姑娘,不如你我打个赌如何?”
“打赌?”宓姑娘轻摇臻道,“妾身向来不喜与人打赌。”
纪宁却不管宓姑娘所言,继续说道:“纪某办一间私塾,若能两个月内盈利一百两银子,你就答应我的聘请作我办的私塾先生,待遇不比诗词阁低。若不能盈利一百两,纪某赔你一先父遗作,保证是未公诸于世的好诗。如何?”
宓姑娘能成为诗词阁丙等品鉴诗必定是才女,若能把她拐|骗到私塾任教,肯定能提升私塾的档次名声。另外,宓姑娘是一个美女,纪宁是现代人,十分清楚美女经济的威力,届时要进入他的私塾读书识只怕得排队了。
大永朝风气开放,与唐朝相差不远,女人亦可以考秀才和作官。区区一位女先生再正常不过了。
宓姑娘闻言,沉吟了下来,道:“您赔妾身一诗词倒不必,若你办私塾真能盈利,妾身可以考虑您的招揽。”
“哈哈,好,一言为定!”纪宁高兴地笑道。
宓姑娘微微一笑,心里根本不认为纪宁能办成私塾。
不过,她也有点好奇纪宁到底哪来的信心。
甲等品鉴师品鉴了小半个时辰,终于品鉴出来了。
一千五百两!
纪宁得知结果,满意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