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外面的动静都没有影响到易水寒,此时的他又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影的拍摄之中了。
因为在剧中要拍摄阿星地武打场景,也就是最后大结局前的打戏,所以易水寒提前开始练武学习。
其实全由武指老师设计编排,再加上原作品的参考,能够拍出来的效果也绝不会差。
但在易水寒看来,那样的动作固然合格,但会少了那一股武人的精气神。
所以他便求着武指老师教授他一些武义和基础。
这部戏的武术指导是香江极其有名的陈翰。
剧中的武术指导和动作设计都由他来完成。
他早年间便混迹武行,所学甚杂,中年时拜了武学大家黄鸿鸣为师,学习鹤拳。
鹤拳又分为综鹤拳、鸣鹤拳、飞鹤拳、食鹤拳,而他则是专攻飞鹤拳。
并不是因为飞鹤拳威力最大,而是因为飞鹤拳招式最漂亮,最适合拍电影。
练了二十多年,加上资质不错,功力见深,出掌和收拳妙到无法形容,气势更是惊人。
练拳的时候,飞鹤拳起势,两手像是要展翅高飞,气势上看便是武学大家。
拍摄期间,他也和出演三大隐居高手的赵岭山等人切磋,只寥寥数招,赵岭山等人就摔倒在地,可见他确实是有真功夫的。
易水寒跟随他学习的便是这飞鹤拳,虽然只是传授些基础,但也逐渐让易水寒了解到了发力的劲道,动作做起来也不会太显得虚有其表。
《功夫》前后有数场耗时不短、人物出场较多的武打场景:斧头帮寻衅,三英雄出手;三人对战琴师、琴师对战包租公婆;包租公婆和火云邪神的大战;阿星决战火云邪神。
这些武打场景的动作都是陈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