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这么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儿,李琰苦口婆心:“二郎,你都是三个孩子的爹了,好歹也要成熟起来。何况你现在守的是皇城,若是出点什么岔子,谁也兜不住,知道吗?”
见李琢垂头丧气,他又软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兄弟,我不在家,你就得挑起重担了。”
“不在家?”
李琢不禁抬起头,莫名其妙:“你要去哪儿?”
“大同。”
李琰道:“明儿就启程。”
“这么着急?”
“是这灾年来的突然,一开春就遭了百年不遇的大雪。”李琰将手背在身后,长叹:“百姓又要受苦了。”
似乎是被他的情绪感染,李琢突然来了信心:“哥,你放心吧。我一定会照顾好家里的,你在外要多注意安,早些回来。”
“好兄弟!”
李琰狠狠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十分动情:“家中就靠你了。”
跟李琰分开之后,一个去找了书房找父亲,一个则溜溜达达的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临到书房的岔路口时,他瞧了瞧烛光柔美的东厢房,又瞧了瞧黑不溜秋的书房。最终还是没忍住,偷偷的挑起东厢房的棉布帘子。
屋子里面烛光微暗,暖意融融。丫鬟们都已经退下,这会儿只听见一个温柔的女声在哼着小曲,静逸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