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呐,过不了多久,野鸡就要变凤凰喽!”
“……”
这议论多了,热度就涨。
热度涨起来,知名度也随之提高。
加上江扶月当时的讲话被新闻频道的摄影师记录下来,又在帝都台播出了,那句——
“明大是一所开放的、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创造力,并且能够大方给予物质支持的学校。”
划重点:物质支持!
这对研究型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诱惑力简直不要太大!
做研究处处都要花钱——
从实地考察到立项着手,期间租用实验室、购买实验设备这些费用都不说了,经常一花就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
再加上团队工资、出差经费、伙食开销等等,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都说大学教授有钱,但最穷的也是大学教授。
由于经费紧张好多研究被迫中止,甚至整个实验室都被关停,对他们这些研究工作者来说,前期付出打了水漂,所有努力都被否定。
那种痛与剜心掏肺无异!
有人就要开杠了:怎么可能没钱?校方会拨款,国家也会提供经费,更何况还有校外的商业机构和大型公司会提供赞助?
这还哭穷,怕是都被研究团队给私吞了吧?
对于这样的言论,外行看热闹、瞎起哄,内行就只有苦笑加冷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