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顿时争吵起来,各有各的道理。
以太尉赵友德为首的军方将领认为:绝对不能退,如果我们退了,就表示大晋软弱可欺,那么周围的齐国、刘国就有可能攻击。退一步确实是海阔天空了,因为我们退到了悬崖上。
以太师蔡朝阳为首的认为:退一步开阔天空,而且失败乃成功之母,现在的失败,还是好事情。
争吵越来越激烈,各有各的道理,谁都无法说服对方;最后皇帝陛下看向一直没有开口的宰相司马轩。司马轩出使过安阳,回来之后,对于晋国出兵攻打安阳的事情,没有表示反对、也没有表示赞同。应该说,当时很多人都表示赞同出兵,所以司马轩也就没有开口。
现在,众人讨论的时候,司马轩依旧没有开口。
直到现在,看到皇帝陛下看过来后,司马轩终于出列,“陛下,臣认为,退一步开阔天空。”
随后,司马轩一点点解释起来:“臣的考虑,有四点。
第一,晋国一直是东方大国,上到官员下到百姓,心气颇高;这种情况很危险,适当的失败,能让百姓重新认识下自己,有利于晋国反省。
只有失败,才能打消现在的浮躁。也只有失败,才能让晋国发生一次新的蜕变,攀登更高峰,迎接即将到来的乱战。
第二,大夏国消亡,东方平衡被打破;瀛洲东方将陷入千载未有之乱局。如此乱局之下,过分强大的晋国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适当的失败,有利于我们隐藏。
泯然众人,才能自保。
第三,我们虽然失败,但根基未损。反而看到了工商业的强大,看到了未来的战争模式和发展方向。失败了,反而能让我们看到方向,能让全国上下奋起直追。
俗话说:知耻而后勇。今天的失败,是为了明天更加辉煌的胜利。
第四,因为我们的插手,让大夏国内割据政权同仇敌忾,这种情况对我们相当危险。只有我们退一步,让那些割据政权感受不到压力,他们的联合自然就会解散。
如今连续损兵折将,我大晋北方防御空虚,不宜再战。”
司马轩说完,太尉赵友德就反对,“如果安阳郡、南阳郡、东原郡联手入侵我大晋北方呢?”
司马轩不慌不忙,“只要我们向安阳服软,并作出赔偿,安阳自然会退兵。只要安阳退兵了,仅仅只凭借南阳郡和东原郡,难道还敢入侵我大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