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现在大多数媒体都是这样的心态。
这也是为何《英雄》上映之后,毁誉参半的原因。
现在国内影评人、媒体对商业电影缺乏足够的包容和认知。
大多人那都是站在文化层面来评价电影,对《英雄》挑挑点点,便指出了众多的缺点。
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当历史片看的,什么为当权者写赞歌,是为秦始皇翻案等等。
在这些人眼里,《英雄》只有拍成陈恺哥《荆轲刺秦王》那样才是站在人民大众方面。
当然,还有些记者是从故事方面来评价的,认为空有摄影水准,故事却太简单。
可是对于那些特效好莱坞大片,这些人就没有这样批判的观点,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好评了。
明明都是十分老套的好莱坞普通人拯救自我,完成救赎,成为英雄的各种故事,但却都是看得很过瘾,觉得故事很吸引人。
这跟目前的社会氛围也有很大关系,受到美西方各种影视作品和媒体宣传,以及包装的美西方自由民主影响,许多人对美西方的都有种盲目的崇拜和喜欢。
特别是美西方相对更加富裕强大,那这种情况就突出了,崇洋媚外的所谓公知更是不知有多少。
“是,故事确实很简单,但好看就行了。电影很难做到什么都出色的。”
陈昕说着,又看向老妈李红言。
“是啊,我倒是觉得这样的故事挺好,通过色彩讲故事很有新意,里面许多打斗场景都很唯美,都想抽时间去旅游,看看那几个景点了。”
“哈哈,妈,除了九寨沟,其他基本都是电影加工后的景。不信你们什么时候来探班看我拍电影。
到时,你们就会发现平常看着很一般的景色,通过有选择的加工,镜头拍摄出来后,要更加美丽,特别是后期加了滤镜之后,会有各种不同的美感。”
陈昕好笑地说道。
“是吗,真的这样啊?那太可惜了,我还想去看看张曼雨和张紫怡打斗的胡杨林了。”
“是的,为了拍摄那个场景,张导可是费了很大心思。专门花钱请附近的村民捡的叶子,然后挑选出最大最好的拍特写镜头,差点的拍近景,更差的拍中远景。”
“那你们这些拍电影的不都是造假嘛。”李红言没好气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