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不对,老天爷也没用完全偏心。
起码它让这位女知青来乡下了。
哼哼!家里再牛,长的再好,也是种地的命。
不像自己,端着铁饭碗,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日子不知道有多舒坦。
所以家庭好有什么用?命好才是最重要的,这个女知青就是有再多钱和票,也依旧比不过自己。
女售货员越想越开心,有一股莫名的优越感,也懒得和命苦的苏月曦计较了。
快速将苏月曦要的东西拿出来,售货员在算盘上,噼里啪啦一顿扒拉,很快算出,苏月曦总共要给她二十块八毛两分钱。
二十多块钱,足足一个月工资了,苏月曦却眼皮子都不眨一下,直接付钱。
售货员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醋缸,只能用工作安稳自己。
抱着一堆东西离开供销社,苏月曦找了一个没人的死角,将一堆东西全扔进空间里,又从空间里拿了她早就准备好了的东西。
下一次来农场,还不清楚是什么时候?说不定要等好几个月。
因此,昨天晚上,苏月曦就把空间已经成熟的粮食全部收了。
她在边边角角种的小麦,收了五十斤左右,苏月曦打算全部拿出来,寄给她妈和哥哥以及舅舅家。
按理说,苏月曦的家人都有工作,有供应粮,她没必要千里迢迢寄粮食。
但别忘了,现在可是七十年代,粮食紧缺。
因为粮食不够,工人的供应粮,都是由百分之七十的粗粮和百分之三十的细粮组成的。
粗粮就是红薯土豆,细粮则是苞米和高粱。
至于大米和小麦,那完全要靠碰运气,运气好的一个月能分到一两斤,运气不好的时候一粒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