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生气,他们不知道珍惜而已。”
顿了顿,她举了举手上的照片,上面是飞行员训练场,他们也曾经呆过的地方:“其实这些天,我望着zita,看到她好似当年的我那样的学习,不过她比我有目标,学得更专注。”
zita童希欣,就是这次唯一一个女飞机师学员,如果成功,她会成为飞扬第一位华人女飞机师,作为她的导师,唐亦琛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很认真的孩子。
“我在想,是不是因为太突然,所以才会念念不忘?”她现在已经能够很平和的跟他说起当年一提起就会不高兴想要翻脸的事:“如果好似新闻记者那样,让我了解了全貌,并且有一个思想准备,或者就不会那么舍不得呢?”
或许是吧,就像他的父母,如果他们总是一直吵一直吵。那也许有一天连他也厌倦了,就不会那样心心念念的想要接妈咪回来。
正是因为突然失去,所以才格外珍惜。
当天晚上,唐亦琛临睡前翻着公司的宣传杂志,他以前是不看这些东西的,不过自从丁子欣在杂志里拥有了一小块专栏,他开始搜集起了这本杂志。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先生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是一个飞行员。
他说,在他还是一个(学员)的时候,他有一位导师,很喜欢罚人,很严格,大家都觉得这个导师有点变·态,否则怎么会针对他们。
直到他们毕业,这个导师跟他们说,他以前考了很多次飞机师,却因为种种机缘巧合都没有考上。没有办法,他只好自己考私人机师牌,然后一点一点存时钟数。
帮农场撒农药,参加花式飞行表演,所有你们能想到的,他都做过。
直到现在,二十年过去,用了比民航机师多一倍的时间,他才成为了一个高级副机师。
作为一个导师,他之所以总是罚他们,并不是针对他们,而是要他们清楚的知道,能够在飞机上的时间,有多么的珍贵。
听了这个故事的我在想,有人为了实现自己去做一个飞机师;有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做一个飞机师;还有人为了实现家人的愿望去做一个飞机师;甚至有人为了追女仔而去做飞机师。会不会有人只是单纯地热爱飞行而去做飞机师呢?
我无意去比较,这些做飞机师的目的,哪个更轻,哪个更重。我只是单纯的认为,既然成为一个飞机师,那么是否应该更珍惜自己工作的机会,才无愧于自己身上的这身制服,承受得起头上这顶看似很轻,实则很重的帽子呢?
我想,这个故事不仅仅适用于飞机师,也同样适用于其他行业。这些话,这个道理,懂得了的人也许会轻轻一笑,没懂得的人以后慢慢的体会也不迟。
——ivyting166阅读网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