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书淮很忙,而且也懒,没事从来不去哪个衙门闲逛,所以曾其成有此一问。
秦书淮见屋内没有其他人,便说道,“曾大人,本公是想了解下,如今咱们大明国内,有能力制造大型战船的船坞有多少”
曾其成笑了笑,“不知道国公爷说的大型战船,是有多大”
想了想,秦书淮道,“大约长三十余丈,宽十余丈,而且要两到三层甲板,侧甲要覆盖精钢。”
在他的记忆中,荷兰人此时用的,被后世归纳到所谓“战列舰”的大船,貌似也就只有这么大。
曾其成想了想,说道,“国公爷说的大抵是三宝大人下西洋时用的宝船那个尺寸吧这个也不算大。”
秦书淮道,“嗯曾大人的意思,这个船还不够大么”
“不大,全国至少有三十余家船坞能做。”
“多少”秦书淮愣了。
“三十余家。”
曾其成奇怪地看了秦书淮一眼。
秦书淮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是懵的。
明朝的造船业什么时候这么发达了要知道一年多以前,全国才只有八九家官营的大船厂能造大船。
问道,“怎么一下子多了这么多”
曾其成反问道,“国公爷,您真的不知道”
“知道什么”
“如今咱们大明全国大开海禁,做海商的一下子多了起来。别说沿海一带的富商,就是内陆的富商也在组建海商船队。您想,一下子突然多出那么多船队,船哪够啊,可不得赶紧造么仅去年一年,全国登记在册的船坞就有九十多家,今年估计能达到二百家。这其中由各地富商自己投资的大船厂,就起码有五十余家。臣先前去了解过了,他们设计出来的船,很多可比您这个还大。船大,能运的货物就多嘛”
秦书淮听完顿时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