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三层楼高的大船到半人高的小快船都有。
至少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在教练船上进行实操演练。
虽然讲课不在行,但是要论摆弄这些船只和穿上的战炮,大老粗们可比谁都轻车熟路!
照他们的话说,论大洋上干架,老子就是爷爷!
什么风用多少角度的帆开最快,什么船用什么炮弹轰最爽,什么航向什么阵型才能对敌船形成优势,他们绝对门儿清。
还有,哪里的港口最富庶,水深多少,船该怎么停,他们更是门儿清。
至于天上、海上什么征兆会出现什么天气,他们更是如数家珍。
要什么课本?那他娘都是老学究读的!
要想练好在海上干架的本事,那还是得坐船漂在海上讲!
郑芝虎、郑芝豹这一年多可没闲着,两人每天都挖空心思地想如何把这些学生兵带好。除了把以前在自家船队里的那些一股脑儿都教出来以外,他们还结合明军水师提出的一些建议,生生地请学堂里的老学究编了一本《海训实录》,里头有字有画的特别好懂,去年崇祯生日那会儿他们还将此作为贺礼送到宫中,让崇祯龙颜大悦,不但下旨褒奖了一番,还赏了好些个东西呢。
他们何以这么努力?
没别的,他们的身家前途可都系在这个学堂上。
要是连这个学堂都办不好,朝廷还会高看他们一眼?
估计郑家这辈子都甭想翻身了!
而这,正是秦书淮需要的。
秦书淮这次在家足足呆了一个月,终于把接下去要做的事情理清楚了。
崇祯七年四月十八,秦书淮上疏崇祯,详细地阐述了接下去要重振水师,并且备战明缅战争的战略方针。
崇祯在接到奏章的第二日,立即召秦书淮进宫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