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日子只怕是江南武林近十数年来最热闹的日子了——哪怕十六年前的文昭公归隐也没有此等喧沸。紫金山下‘有寄堂’,那一天,整个‘有寄堂’都被江南文府给包了下来,到场的都是一方巨擘:比如天目瞽叟雷震九、比如辰州言家的言悟语、再如江湖六世家人物……都有人来。官面上的也有左金吾卫李捷亲至,还有宫中李若揭的三大弟子。另有苏北落拓盟庾不信,秦府长史韦吉言也不期而至。却有一人独坐一桌,左臂已缺、包裹处血迹犹褐,右臂吊肩、似已粉碎。这人居然是虽伤在身,犹未挫尽其雄态的金日殚。
‘有寄堂’并不是一个酒楼,而是一家巨族的郊外园林。堂外,草木规整,颇有格局。堂内,精雕细刻,缕绘双绝。怕也只有江南文府才有这等面子,借下偌大庭院。
文家出面招待的主人自是文翰林,他脸色稍显苍白,但还颇精神健旺。毕结忙前忙后,招待布置,杂务颇重。有一个路过江南的武林人士正与同桌的说道:“文家今日怎么肯下这么大力气,用上这多银子——江南一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旁边人不由笑了,只听一个老者笑道:“老兄,你快别这么问,别人听到了,怕真要笑掉大牙了,八成还以为你来自世外桃源。”
那问话的更是摸不着头脑,疑惑道:“到底什么事?今儿的主客到底是谁?竟值得文府这么出面招待。对方与他交情之厚一至于此吗?”
旁边人哑然失笑道:“要说主客,确还未至,但提起来别震坏了你的耳朵,吓破了你的胆。说他们与文府交好,那倒真是个大笑话了。你什么时候见文家对故交友好做事这么大方体面了?能让他们这么费心费力的,除了强敌大仇,嘿嘿,还有谁人?文府算不会为什么真正‘交好’之辈下这么大本钱的。”
那人更是一头雾水。旁边一个老成的人不忍戏他,忍笑道:“主客就是缇骑统领袁老大,还有近来轰动江南的‘弧剑’骆寒。”
那人面上犹有疑惑,旁边一个少年已慨然吟道:“一剑东来,相会一袁;秋末冬至,决战江南——这话你都没听过?只怕这话倒不是那骆寒传出的,而是江南文府。他们切盼的冬至一会已拖了太久,好容易等到这一决到来,他们怎么不欣然开筵?”
旁人自顾闲话,文翰林却在主席上正陪着李捷、韦吉言、金日殚、庾不信与李若揭的三大弟子。他们设案于高堂之上,正对着大门。门外,是冬日下午暖意融融的红日——今日竟是个绝好的天。文翰林把盏一让,笑道:“列位,余话就不多说了。近日我文某与文府多有倚仗之处,所有谢意,尽寄此酒。这杯酒,也算咱们预祝今日功成之意。干!”
李捷、韦吉言都是满脸推欢。众人把酒而尽,只有庾不信略略举杯示意——他练的功夫原是要滴酒不沾的。连金日殚的面上也不见郁悒之态。他虽失一臂,右臂也就此如废,复不复得了原还难讲,但他似也颇期待一睹今日之一战。——当日石头城畔荒坡之上他已迭翻见识‘辕门’之士的出手,更见识了骆寒一剑之锐。能见‘辕门’之帅袁老大与骆寒亲自出手对撼,实已成为他平生之快。
忽有人在文翰林耳边低报了一声:“袁老大来了。”
在座都是耳目灵敏之辈,不由齐齐停盏。堂下之人不知,却还喧闹如初。
文翰林才才站起,门口迎宾之人还未及通报,就见满堂之人忽静了下来。
文翰林一愕,只见大门口,一人当前,却是一脸惨白的米俨,另一人在他身后,相貌平常,但他才一出现在大门口,说不清是他身上的什么东西,就此迫出,令满堂之人一时惊觉,齐齐住口,转目看向大门外。
那男人四十有余,正缓步登阶。他脚下是平整的青石之阶。他的态度凝重而认真,并不有意做出威仪肃肃,但有一种威压却让人人感到。有人轻声道:“袁辰龙”,话才出口,四周太静了,他自觉都嫌这口开得唐突。
主席上李捷面上一怔,和韦吉言低声道:“袁辰龙今日好重的杀气!”
韦吉言轻轻颔首。——不错,袁辰龙今日是好重的杀气。他与袁辰龙相识已过二十年,还是头一次见他身上的硬朗之气如此难以遏制、这么无可遮掩也无意遮掩地蓬勃出来。
一直滴酒不沾的庾不信这时出人意料地端起面前的一杯酒,一饮而尽。他身边陪坐的严累都一怔,只听庾不信轻轻吐了两个字:“英雄!”
他二字说得极轻,座中人都未闻得。严累一怔,他还从未从庾不信口中听到他对人如此的评语。他面上一愕,文翰林却已满脸堆欢,笑着向堂下迎去。他人未到,口里已先笑道:“袁兄,你总算来了,幸甚幸甚。小弟渴慕袁兄久矣,今日得会,三生有幸。来来来,请堂上高坐。”
他的声音清畅,知道的人就会感觉他已无意间运上了他苦修精擅的‘玉堂金马九重深’的真气,不明者还以为他有意显摆。但文翰林一向处事低调,熟悉的人不由就小吃了一惊。连文翰林自己话一出口,都吃了一惊——袁老大未曾开口,已迫得他露上一手真气方得开言,似不如此不足以镇定声调。他眼角一跳,心中戒意顿生。他与袁辰龙江南对峙已近十年,是越来越感觉到袁氏对他的威压。这次石头城出手前,他自认已把袁氏研究得透澈,哪知出手之后,才惊觉大谬不然!——袁辰龙未出马就已借萧如之手破了他久为自负的文府绝艺‘袖手刀’,他如何不将之深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