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已经完全的把士兵们的情绪调动起来,李孟这一段话说完,下面山呼海啸一般的回答:
“不!!”
稍微平静,李孟抽出佩刀高举过头,又是大喊道:
“拿起你们的刀枪,想想你们是为何而战,不是为了你们自己,是为了你们的的家人父老,为了你们爹娘的温饱和笑容,为了山东的太平。”
又是山呼海啸地回答,但这次却不是回答李孟的问题。而是声嘶力竭的喊道:
“愿为大帅效死。为大帅而战!!”
每个人在李孟的这个问题一问出来,下意识的就想到了自己的温饱。自己家人的温饱安宁,相比于其他处的有如地狱,山东这样地局面,自己这样地生活是从何而来,还不是李大帅功劳。
靠近李孟坐骑的营队,有士兵已经是喊道地泪流满面,那种愿意去舍命厮杀的狂热完全是自心底。
“胶州营,向前!!”
李孟在马上向前挥刀,大声的出了这个命令,亲兵们跟着大喊,每个营队的千总、把总,每列的士官,每一名士兵都是同声同气的出了大喊:
“向前!!”“向前!!”
鼓声咚咚咚咚的连续敲起,而那些一直是边上凝神静气观看的地主武装,这时候才算是吐出口气,方才真是连出声都不敢出声,他们这才见识到,山东兵马之威,居然如斯。
这些地主武装和他们纠集的民壮们也有用处,抗土填河,他们每个人肩膀上都是扛着装满泥土的草袋或是布口袋,还有人提着装满碎石的箩筐。
鼓声响起,他们接到了命令,连忙迅的朝着河边跑去,给他们留出的路径就是火铳兵们之间的间隙,这些河南民壮们战战兢兢的跑着,每列火铳兵就是一堵活人组成的墙壁,两列就形成一条道路。
这十几条“道路”,从何路下坡,再从何路回到取土的所在,都有严格的要求。
这些河南地主武装的民壮们,扛着泥土和碎石,小心的跑动,空隙足够的大,他们不会也不敢触碰边上的火铳兵们,这些河南的年轻人们,很多听方才李孟的演讲都是心动神弛,只想着,我要是在这胶州营中为一士卒该多好。
而且这“填河”,和昨日闯营的填河不同,他们并不是炮灰,因为站在最前面的是胶州营的士卒,他们只需要在身后把土石丢进河中。
第一排和第二排的火铳兵就站在岸边,鱼贯而下的民壮们把土石丢在河中,填起一块土地,他们就跟着向前一点,后面的大队也是跟着缓慢的向前移动。
道路通畅,泥土用草甸和布袋装着,丢进水中不会被河水冲散。而夹杂碎石让填河的土地更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