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低声说话,在场的人都是听得清楚。护卫头目伸手就是给他后脑勺一巴掌,立刻不敢继续出声了。
所谓的“斧枪”,在现代的翻译中是“戟”。不过在明末地时候,通过绣本和喜剧之类的途径,大家对戟的认识就是“方天画戟”的那种兵器,这种“宣花斧”可不被认为是“戟”,那邓格拉斯也完全是按照自己的认识来凑个词。
这个误会导致了今后菲利普.邓格拉斯传记中的描写招惹了非常多的争议,比如说这一段:
“菲利普.邓格拉斯,西洋佛朗机人士…….善使宣花斧,有万夫不当之勇……”
此时的菲利普.邓格拉斯还是在细声细气的介绍这斧枪的用途,开口说道:
“老爷,这斧枪在战场上可以作为长兵器也可以用来近战。当年地瑞士步兵可是依靠斧枪在欧洲大6创造了辉煌。”
说到这里,菲利普.邓格拉斯自失的笑了笑,他说的瑞士是用的西班牙语,李孟也分不清是那个国家,菲利普觉得面前的这位大人充其量是好奇罢了。也不会深究。不过又听得李孟继续问道:
“长兵器,比起长矛如何?”
“回老爷地话。单对单地话,同样训练的长矛兵是无法战胜斧枪兵地,毕竟斧枪兵的机动性更强,作战的方式更多样。
一说这话,在李孟身后的几名护卫顿时是怒了,他们对长矛可是近乎有种迷信的态度,在山东,胶州营的士兵大大小小的平贼战斗之中,依靠这长矛,打败了许多敌人,甚至面对骑兵都是大占上风。
先下这个破落户无赖洋鬼子居然说长矛不如斧枪,那里容忍的下,看着李孟嘴角含笑,似乎心情很好,当下大着胆子开口抢白道:
“洋鬼子懂什么,我们胶州营的长矛阵列,你怎么会知道厉害,少在这里胡吹大气。”
从开始就唯唯诺诺的邓格拉斯在这个问题上却没有附和,但也不争辩,笑笑没有出声。李孟却看出来他这笑容里面有些别的味道,也不说破,只是摇摇头说道:
“明日你们比试比试,谁说的对不就知道了吗?”
邓格拉斯看到李孟的态度和缓下来,禁不住大着胆子恳求道:
“老爷,求您开恩,让小人今晚先回去一次,不消两个时辰,小的肯定是赶回来,确实是有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