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给父母请安后,张承奉就急急忙忙回到后院。
随便找了个偏僻的宽敞库房,将马伯买来实验的几斤石灰,羊油,纯碱和一些加热器皿都搬了进去,然后房门一关,马伯在外面守着。
自己在里边鼓捣了两个多时辰,张承奉虽然没经验,但是知道不明白就实验,一点点来梳理最佳流程和配比。
最后终于满身腥臭味地走出库房,手中拿着几块仿佛吐蕃人吃的酥油一样的东西出来。
让小狸奴拿了一点,去厨房洗一洗沾满油脂的抹布,
分作几块,用纸包好。提着
曹家坐落于兴善坊,离使府不远,张承奉便也不骑马,一路走将过去便可。
曹家先祖本是粟特人,在曹盈达祖父的祖父辈就已经在安西居住经商。
后来到了曹盈达祖父这一支又搬到了敦煌,算是已经完全汉化了,语言就不必说了,就连长相都在逐渐和汉族的混血过程中,淡化了粟特人特征。
到了曹盈达时,因为又娶了张议潮的十六女,一跃成了张承奉的十六姑丈。
如今任归义军节度使衙前都押衙,还兼知军资库司。
至于曹二郎,本名唤作曹仁贵,乃是曹盈达的儿子,排行老二,故人称曹二郎。
这样子算下来,曹二郎便是张承奉的表哥了。
其人沉稳有度,才能出众,颇有治才。本来张承奉想收入麾下,后来才知道已经被父亲授官做了沙州长史,仅次于沙州刺史的佐贰官。
张承奉也只得弃了收做小弟的想法。
脑中回想着曹家的资料,不觉间就来到曹府。
张承奉以前也来过曹府,便也不见外,直接敲门进了院门,让门房下人进去通禀。
整个曹府几乎看不出粟特人的特色了,完全是汉人庭院的布置,只有门前影壁上,绘有阿胡拉神像,手举火把,象征着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