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腾讯一直在缺乏强力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发展,创始人团队对于涉足网游的考虑比较保守。
但这一世,在陆道升一顿操作下,腾讯直接被逼到了慢性死亡的节奏,而且背后最大的推手就是网游(《传奇》),所以创始人团队对于涉足网游领域的意愿非常强烈。
据说腾讯创业早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如果要涉足一项新业务,如果五个创始人中有一个不同意,那么就不会做。
前世曾李青为了说服创始人团队(主要是张近东)同意涉足网游业务,很是费了一番功夫。
但这一世眼看都要被嘉盛借助网游摁进土里了,自然不会存在“费劲说服”的环节,以远早于前世的节奏和进度,腾讯拿下了网游《凯旋》(由韩国开发商Imazic开发)的代理权。
之所以先选择了代理,是因为考虑到网游自研能力较弱(国内此时的普遍情况,不独腾讯一家),组建研发团队到出产品周期很长,所以腾讯众高层决定采取了代理的方式进行试水。
第二拳,联合新浪。
此时的腾讯距离前世那个化身互联网基础设施、触角遍及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互联网帝国差得十万八千里,和嘉盛的竞争已经彻底落了下风,尤其是海雀网吧管理系统统一全国之后,形式就变得愈发难受。
腾讯OQ和嘉盛QQ的竞争也不是什么秘密,作为能给网吧老板提供大量点卡售卖收入的嘉盛,网吧老板的起步态度就是能不得罪嘉盛就不得罪嘉盛,没人会和真金白银过不去。
有了这样的不平等起点,腾讯之后在网吧的推广难度可想而知。
更痛苦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嘉盛似乎在高校推广中非常有经验,全国范围内,在学生群体的竞争上腾讯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腾讯迫切需要一个有分量的盟友来帮助自己分担压力,为腾讯找到更多的反击渠道来对抗嘉盛日益增强的压力。
其实小马哥的韧性比陆道升强,当然也可能和背后的金主爸爸看好的就是即时通讯业务,硬着头皮也要顶。
以陆道升的脑回路,如果此时是自己执掌腾讯,那就干脆直接放弃全面竞争,直接转型切入垂直社交领域以求续命,熬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再争取翻盘。
当然,不独腾讯需要新浪做盟友,新浪也需要腾讯的配合。
之前新浪看到SP业务之下,嘉盛和腾讯都获得了非常诱人的收入,动了涉足即时通讯业务的心思。
收购朗玛UC,本想借助出色的界面和语音压缩能力取得一定的市场,但是《传奇》上市后嘉盛QQ全面铺开的速度实在是太快,完全没留下任何机会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