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相性匹配问题,一个人觉得好的老师另一个人不一定觉得好。
而此时如果拿统计数据当指标,那么肯定有些老师会更受欢迎,有些则不是。
即便都是追求教学质量真心教书育人,和蔼可亲的老师往往可以更受欢迎。
如果单纯为了迎合市场,心里没有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那么段子手、有相声天赋和善于自我营销的人就会最受欢迎。
陆道升觉得靠学生即时的反馈来评价老师是不对的,就算要评价,也得是三五年甚至十多年后回过头来看看。
那时候,可能才会意识到严肃冷脸或是唠唠叨叨的大叔、老太太们才是良师益友,某些培训机构里的段子手真心不是。
那时候的意见才更有参考价值。
远比刚刚上完课后心情正爽,挥毫在满意度问卷上写的溢美之词要更加深刻客观。
至于说有没有不好的老师,那肯定也有。
但是靠芮青把关,陆道升是信得过的,师德不好水平不佳的也不会往培训学校里招。
所以陆道升敢大胆地要求非常偏向老师的经营策略。
这也导致,请来的离退休老教师们都发现,芮青这里钱给到位了,自己心也不委屈。
学生群体里还籍籍无名的培训学校,在教室圈子里已经开始树立口碑。
陆道升觉得挺好,能在教师群体里树立良好形象,才符合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
陆道升完全不想赚学生的钱,但希望能网罗到足够的师资力量。
因为知道会有那么一段时间,会有无数的机构贩卖焦虑感,逼着全社会的父母疯狂鸡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