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在黑,也依旧有人前行,带着火种,照亮黑暗,迎接从东方升起的太阳,
画面一转。
是闻宅中。
闻盛华的父母正坐在前厅里。
闻盛华父亲几次端起放在桌上的茶杯,又放下。母亲则在旁边,默默垂泪。
“是我教儿子的方法错了吗?”闻盛华母亲低泣道。
“罢了,他想去就让他去吧。”闻盛华父亲挥了挥手,长叹出一口气。
过了会儿,闻盛华的父亲突然起身,重重一拍桌子,掷地有声道:“至少我闻长鸿的儿子不怂!”
……
看到这一幕,老狗颇为感慨:“闻盛华的父亲是这个天底下最好的父母,时至今日,我也依旧这样认为的。”
宴弥侧头,看了眼怀念起闻盛华父母的老狗,轻应了声,“恩,所以他们才教导出了闻盛华。”
“对。”老狗不由扬起了自己的嘴角。
他又何其有幸,得到这样一家人的照顾,将他视作家中的一份子。
……
一个又一个战场,在生死中辗转,经历了许多生死的少年,开始变得成熟,变得沉稳。
不知道从何时起,闻盛华脸上已经鲜有曾经那无忧无虑的笑容,可能是随时随地都有自己的战友伤残或者死去,后面更多的是看到自己的战友还活着,而露出的安心的笑容。
闻盛华唯一不变的,便是那一直向前的信念。
哪怕再经历多么残酷的战争,他的这份信念都没有动摇过。
无数次,闻盛华在与大黄狗独自坐着,望着头顶天空上飘浮着的白云时,总会对着大黄狗说,我希望在未来的蓝天下,人们可以自由的奔跑,而不是为了躲避炮弹。
每次,坐在闻盛华身边的大黄狗,都会低低地叫上一声,就好像是在附和闻盛华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