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
“可以这么说,这论文正文约有3万字,但是来自他人的文字就有大约两万八千字,全文文字复制比超过90%,虽然十多年前的论文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的严格标准,但她这么多引用内容,自己的实质内容过少,这篇论文肯定是不能通过的,而且她当初只是在论文后把引用文献标注上,并未在引用时就注明,这也是有很大问题的。”
方玉容对论文抄袭判定和标准格式有很深的了解,把范舟老婆刘艳敏的论文问题说给了林立听。
林立听了,心里感动,从范舟家人下手,这是林立一直没有想到的。
“这论文你找了很久吧?”
刘艳敏这论文是十多年前写的,那时候网络刚刚兴起,但没有很繁荣,也没有如今这种查论文抄袭的网站,方玉容能找到刘艳敏的论文就已经很费力气了。
“确实费了一些时间,不过,还好有我爷爷帮忙。”
方文剑在各大学校都有关系,甚至是很多大学教授的老师,网上即使没有刘艳敏的论文,但知道她的学校,就不难查出来。
林立听说方文剑都出手帮忙了,心中更是感动,收起刘艳敏的论文:“谢谢,我先看看。”
林立拿起刘艳敏的论文看了起来,虽然对传媒不大了解,但论文里有很多方玉容做的笔记,林立还是大致看明白了刘艳敏的论文。
不过因为这论文引用的内容过多,林立读起来总有些割裂感。
看完后,林立又去了图书馆,把刘艳敏摘抄引用的那些文献都找来比对了一下,又忙了一整天,晚上回到家林立便开始写檄文了。
郑若晴的事情,范舟遭受到了职业生涯的最黑暗时刻,不过倒也算不上致命,他的团队早就雇佣了水军,开始了控评,经过一天的努力此刻他虽然粉丝还在掉,但网上的骂声似乎也消停了不少。
“真是可笑,有些人从不痛恨造假人,却十分仇视打假者,专门找打假者的麻烦,目是要他歇手。”
“范舟打假触及了某些人的利益,所以才会被人处心积虑地打压,在华夏范舟这样的人实在太难了。”
“正是因为如此,范舟才显得如此珍贵!”
“我们要保护范舟这样的人!”
“怪不得华夏社会造假成为世界之最,因为造假有自己强大的禁卫军护驾,让范舟这样的打假寸步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