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姚静为石涧郡郡守,加讨逆将军的旨意很快就下了下来。
旨意下来的时候,姚静所在的石涧郡已经大变样了。
整洁平滑的白水泥路,一幢幢整齐的屋舍,喧嚣的人流,让然看不出是身在钦州这个到处是烽烟的地方。
前来传旨的使者暗暗称奇,之前还在郡城外看到巨型水车,和明显开过垦地耕地,他就已经心痒难耐了,现在看到郡城中的景象,对于这个让朝廷闹了两个月的女郡守越发惊奇了。
路过求知楼,看到这楼下的宽阔空间已经聚集着不少人,有小孩也有大人,都是庶族民户。
他们都围在一块具有沙地的旁边,拿着木棍在看着上面挂着的条幅描摹,边写边念,写错了可以在沙地上一抹即可。
遇到又不认识的,大家相互问对方,若是大伙不知道,可以进楼请教楼里里面的文士。
八个字,都学会了,便满意离去。
使者撩开车门,抬头看去。
五六丈高的楼挂着一两丈长高的绢布,上面的“弦歌酒宴,接杯举觞”八个字写得格外犀利大气。
“好字。”就是笔锋太锐利了。
不过这么大的绢布要写上大字,确实需要过高的笔力。
使者听这里的人说,放才知晓这是那位让他好奇的女郡守所书写。
再看高楼门两侧刻着“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劝诫,字迹和刻迹一模一样。
使者读了一通,也不免在心中对这个女太守赞了好几句。
使者一开始瞒着身份前来,到如今看到如此景象也不急着去郡守府,他下了车,然后走进了这求知楼。
楼内也有人,楼内有约莫三十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有笔墨纸砚。
三十张桌子旁边跪坐了三十人,有稚童也有大人,他们都在认真地习字。
使者看了一两位,字迹惨不忍睹。
“客人,此间不得就留,如需书籍,还请去二楼。”终于有书童前来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