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案上的延襄两州牧和各郡郡守的资料都在这上面。
延州牧是大齐宗室,唤桓青,是景帝五世孙,宗室中难得人才,过了五世,桓青早就没有了爵位,可是经过多年的奋斗,这位桓青遇上平帝的赏识,官位一路上升,并重新取得列侯的爵位。
后来惠帝即位,惠帝重设州牧,就将这位桓青派去了延州做州牧。
从这位桓青的从事和名声上看,他是铁忠于皇室,忠于大齐的。
襄州牧李祖璆出身大齐七世家的李氏,爱诗赋重礼仪,其父是景帝老师,官至侍中,后景帝逝去无嗣,太尉常青亭举荐石涧桓平已(惠帝)为帝,得到李祖璆老父支持,后惠帝登基,其父逝去,李祖璆守孝归来就得到太尉常青亭和惠帝的重用,恢复州牧制的时候,李祖璆成了襄州牧。
听闻大齐七世家是相互联姻相互扶持的利益团体……姚静仔细想了想,大齐十二州牧,就有三个州牧出自大齐七世家,分别是襄州牧李祖璆,吴州牧崔玉房,徐州牧田晋。更别说各州郡守……姚静所在的石涧郡郡守王仲渊也是七世家的旁系啊!
另外八州牧,姚静皱起了眉头,大族世家就占了五个,剩下的三个中一个也是士族中人,虽然只是出自郡县,他们在天下很有名气和名望。就是姚静所在的钦州的州牧赵化之,赵化之出自钦州本地大士族的赵氏。
还有一个也是大齐宗室,桓烨,也就是冀州牧,不过冀州被刘赦夺了,桓烨也死在刘赦的刀下,已经不必再提。
最后一个越州牧,那是唯一一个不曾上任的州牧,越州牧为甄世安,他是十二州牧最年轻的一个,他是义安公主的驸马。
因为越州是南边偏远之地,义安公主不乐意过去,所以她和驸马只是挂了个州牧的名。
义安公主是景帝唯一的女儿,自小就宠爱万分,后来惠帝即位了,惠帝是被过继给景帝,所以,对于这个名义的亲妹也不敢有丝毫怠慢,事实上,这义安公主也是格外聪明地人,对于这个过继过来的皇兄,也是格外亲近。
这般下来,义安公主在惠帝一朝也十分得宠,她自选夫婿,看中了宦门子弟甄世安,所谓宦门,就是太监收的子嗣,用来养老送终的!地位不是庶族,但是又非士族,而且整体上说来,士族和有学识的庶族都是看不起宦门子弟的,他们都管这种人称为阉|人。
惠帝对于妹妹选了这样一个驸马,既放心又愧疚,所以对甄世安大加赏赐,后来设州牧,也留了一个给甄世安。
士族天下啊,姚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就是不知道州牧制度是世家欲蠢蠢欲动,还是惠帝真的头脑昏聩的结果。
州牧州牧,就是军政一手,足以割据一方了。
姚静宁愿想得是前面一种。
既然如此,她就得做好准备了,乱世的确出英雄,但是古来无数英雄都早早离世。
石涧郡是偏远之地,对于石涧郡各士族举荐姚静为郡守,在中州京城遭到无数大夫反对。
这事一闹就闹了两个月,随着常太公平安归京,朝堂的气氛渐渐发生变化,虽然还有大夫剧烈反对,但是支持的更多,姚静守住郡城,覆灭兴汉铁骑的功劳,原本就算大功,但是却被他们进一步渲染更大,最后压下异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