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年间,太守都是中央直接遣派官员。
但是现在……随着惠帝恢复州牧制度,并且买官卖官制度在全国兴起,这太守几乎都是各州郡士族或中央名门世家的囊中之物了。
之前的石涧郡郡守王仲渊就是大齐七姓之一的王氏旁门子弟。
常家也是七姓之一,不过常青亭是旁系一只,上百年来,在石涧落地生根。
随着常青亭位列三公,石涧旁系也入了中州嫡系了。
天下若是还是太平,王仲渊就是死了,也是轮到士族来做的,买官这事也不是人人买得,尤其是太守这等实权,也就中州有不错势力的士族才能买到,而别的人很难!
不过现在,天下已经变了!
姚静经过收复郡城,如今又歼灭前来的冀州叛军,已经在石涧郡造就莫大名声和威望。
加上如今军政被姚静拿在手里,再而众士族上表,还有常家人发话,朝廷不会不给面子。
如今九品中正制还未出来,官职没有几品之说,都是以其俸禄和所负责的权位论大小。
太守俸禄为年两千石,一州内,除了被恢复的州牧高于它外,是一州内最高的位子了。
其下文武有各不同俸禄的官职。
郡内基本会设两到四位校尉,每校尉下有军侯。郡以下会设县尉,位比军侯。
姚静此时就开始提拔手下人做了校尉。
四大校尉只设了两位,那就是张豹和严奎安,此次立下大功的涂亥、李武、姚全、姚万铜等队率上了军侯的位子,后面的再一军功论,将职位都补足。
原来成县而来的普通小兵在军功统计处后,打散开后也至少成了伍长。
等到队列分好后,已经是三天过去。
这三天除了军队论制,郡城也都在忙战后工作,不过相比战前,战后的气氛无疑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