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闹一番,心情好歹轻快些。
但接下来,萧迟吩咐稍稍放缓速度,没有再紧着急赶回京城。
给冯慎和段至诚调档回信留出一些时间。
溯游而上,本来就没这么快,再稍稍放缓速度,来时五天,返程就足用了九天,回到沁水码头后登岸,还有两天的陆路。
在距离京城东门还有大半天的路程时,当天傍晚,萧迟宿在茌乡官驿。
夜里,段至诚段至信骑快马赶到。
王鉴急急拍门,萧迟和裴月明惊醒,忙忙起身穿衣梳洗,迎了出去。
段至诚段至信骑了半宿的马,正解了斗篷坐在榻上,两个小太监正给他们揉按大腿,一见萧迟二人,摇了摇头:“年纪大了,比不上年轻时啊!”
“哪里?舅舅们怎么过来了?”
萧迟问是这么问,但心里已明白了过来,算算日子明天恰好是休沐,段志诚二人也不回信了,索性自己过来。
果然,段志诚就是这般说:“明日休沐,我们便来了。”
幕后推手这事,并不是一件小事。若真,对整个局面影响是巨大的。他们必须重新评估,后续部署也要因此作出大幅度调整。
“黎州鄣州等地水土不同,饮食可适便?”段至诚段至信细细端详萧迟:“瘦了,也黑了些。”
是瘦了点黑了点,但人眼看沉着了许多,外出历练一番,效果果然不错。
舅甥几个许久不见,不免互相询问关心一番,但到底心里存着事,稍停一阵就匆匆往书房去了。
四人坐下,段至诚立即打开自己带来的包袱皮:“有关窦安的履历生平,我都使人抄录了一份。”
一本半指厚的册子,有关窦广任地考评政绩等等详细记录,这些段志诚二人都亲自看过了,并将重要事件和转折摘抄了出来。
“窦广,字先陵,中和二十年的进士,当年殿试榜眼,……”
萧迟接过摘抄,裴月明凑过去一起看,他往她那边侧了侧身。
中和,是先帝的年号,先帝在位三十一载,而窦广为官已足有三十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