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温言安抚了他,并道,年轻人都未必受得了刑狱之事,老骥尚且伏枥,爱卿不必妄自菲薄。
抚慰一番,又告诘一番,最后让陈尚书功过相抵,继续原职留用。
萧迟点了点头,搁下笔。
户部尚书一旦致仕,很可能会由底下二位侍郎之一擢上。
户部左右侍郎,左正是吕侍郎,杨睢咬紧牙关没有供出一星半点,就指望着他日后能关照太子妃母子,杨家被流放的妇孺孩童或许还有一丝回京之机。
吕侍郎资历深,他在户部十几年了,任左侍郎八年,另一个右侍郎沈升年资经验远及不上他。
要是陈尚书真退了,很可能上位的就是他。
就算不是他,那沈升中立归中立,但行事也远不如陈尚书圆滑。
这都不是萧迟愿意看见的。
那不如仍是陈尚书。
这老头子肯定不会倒向东宫,有他在,户部出不了什么岔子。
况且这一次,他欠了萧迟一个大人情。
想这老头归附当然不可能,但是吧,人情债难还,大事上陈尚书不偏,小事日常却总要气短的,少不了多给些方便。
一举两得。
权衡利弊,考虑局面,也不用段家舅舅们提点,他自己就考虑得清楚明白。
萧迟处事一下子就沉淀下来了。
稳了。
对于这一点,裴月明是没有意见的。
好事。
不极端就好,总归要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