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军在锡兰岛登6后,在强大的海军和空军火力支援下,开始迅向内6推进,面对攻势凌厉的华军,英军依托锡兰岛中部的丛林和险要地形挖掘战壕构筑纵深防线节节阻击华军前进,一度成功的阻止了华军的攻击势头,并使华军的推进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遭到英军的强烈抵抗之后,华军将领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及时的调整了战术,华军海空军加强了对锡兰至印度的海上航线的封锁和打击,阻止印度英军支援锡兰,切断了英军的“粮道”。
由于英国殖民当局在长期的殖民统治中采用“以土制土”的阴险政策,利用当地人口占少数的泰米尔人去统治人口占多数的僧伽罗人,僧伽罗人对英国殖民者和泰米尔人仇怨极深,在华军登6后,僧伽罗人便主动站在了华军一边,为华军提供粮食补给,帮助华军卸运物资,并且充当向导。
在得知锡兰岛“梵天”作战计划进展受阻之后,为了尽快的拿下锡兰,在总参谋部的命令下,华军将在南洋地区驻扎的一支重型师――第17重骑兵师用运输船运到了锡兰卸载,用以加强6军坦克突击力量,得到了2oo余辆主战坦克支持的华军随后向英军防线展开了全面的坦克饱和攻击。
和掌握了制海权的华军可以任意的调集兵力到锡兰战场不同,由于海战的失利,英军已经不能从印度向锡兰岛组织大规模的增援行动,只能利用驱逐舰或者潜艇在夜间高通过华军舰艇控制的危险海域将小股士兵和军火物资送上锡兰岛(这种运输方式英国方面称之为“老鼠偷运”,华军则戏称为“印度洋特快”),以这种方式运送到锡兰岛上的英军数量极为有限,从华军进攻锡兰开始,英军总计向锡兰岛运送了75oo余人的士兵和大量印度兵工厂制造的“斯登”冲锋枪、piat反坦克射器、3英寸迫击炮和英寸迫击炮等军火物资,加强了锡兰岛守军的实力。但这些军队自身的致命缺陷就已经注定了他们未来的命运。
由于白人士兵的不足,这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运到锡兰岛上的援军大多是印度士兵,这些印度士兵民族成份复杂,宗教信仰各不相同,而且大多是强征来的,不但训练极差,而且由于家属都被白人当成*人质扣押,内心充满着对白人的仇恨,忠诚度极低。在面对华军的猛烈进攻时经常一触即溃,面对这种情况,怒不可遏的英国白人军官动辄出动督战队用机枪扫射这些迟疑后退的印度杂兵,结果激起了印度士兵的广泛仇恨,很多印度士兵动了兵变,开枪打死白人军官,整连整连的向华军投降,有的印度士兵自知在印度的家属生还无望,在复仇欲念的驱使下,甚至主动的加入到了华军的行列当中进攻英军。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军在锡兰岛的覆灭已经指日可待了。
在阻止了印度英军从海路增援锡兰之后,华军先后攻克锡兰岛重镇阿努拉德普勒、库鲁内格勒和康提,将英军压缩在锡兰岛南部的狭小地带,英军动了几次反冲击,结果均伤亡惨重,被迫后退,华军步步紧逼向前推进,攻克巴杜勒、拉特纳普勒和科特,完成了对科伦坡的合围。
而经过几天的战斗,孤城科伦坡已经岌岌可危。
不知过了多久,劳伦斯少校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似乎又恢复了知觉,他费力的站了起来,看到了自己的左轮手枪,他费力地拖着脚步,好容易来到自己的手枪旁,捡起了手枪,当他的目光望向四周时,心一下子变得冰冷。
此时英军的阵地上,所有的士兵都已经倒下,这些士兵都是白人(印度士兵已经成了英国人的敌人),这些人有英国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加拿大人,是英军中最后的精锐,而现在,他们都已经死了,地上到处散落着“斯登”冲锋枪破碎的残骸。
劳伦斯少校抬起了头,看到了周围一个个华军士兵嘲弄似的眼神,而更为可怕的是,两名身材高大戴着大缠头的大胡子印度士兵,一手拿着一支英国步枪,另一支手却举着一柄明晃晃的弯刀,用仇恨的眼神盯着他,仿佛要马上扑过来,将他剁成碎片。
劳伦斯少校长叹了一声,垂下了自己的枪口,华军士兵从他的身边散开,开始快步向前方冲去,那名举着弯刀的印度士兵想要扑上来,被一名华军士兵阻止了,他恨恨地咕噜了一句,和华军士兵及坦克一道向前冲去。
劳伦斯少校顺着他们冲锋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城区正升腾起高高的烟柱,头顶上不时的有机身上绘有飞龙和凤凰图案的华军飞机飞过,劳伦斯少校知道,大英帝国在锡兰岛在百多年的统治,到今天为止,已经结束了。
1944年4月22日,华军攻占科伦坡,英国驻科伦坡总督郝德杰率领残存英军12oo余人及英国殖民地官员向华军投降,“印度洋拱心石”锡兰岛落入华军之手。
继续求月票……v
。VIP中文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