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正式参战后,意大利海军和英国海军进行了几场小海战,全都以失败告终,尤其是英国海军航空母舰对塔兰托港的夜袭,使1艘意大利战列舰遭受重创(新式的“维内托”号战列舰),2艘旧战列舰几乎报废(龙骨损伤),意大利海军至此完全丧胆,龟缩在北部港内,将地中海的制海权拱手交给了英国人。
在知道意大利海军已经不足以期待之后,行事果决的希特勒毅然决定自己出手解决这个麻烦,因此才有了德国海军“英吉利海峡大穿越”的行动。尽管这一冒险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德国海军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受了重伤,被迫留在了布雷斯特,“齐柏林”号和“魏森堡”号航空母舰也遭到重创,另有数艘轻型舰艇和船只被击沉。但好在意大利人虽然打仗不行,却有着众多的良好港口和船厂设备,所有受损的德国舰艇在意大利工人的抢修下,都在很短的时间里“康复”,已经能够出海作战了。
有了德国“生力军”的支持,原本萎靡不振的意大利海军这一次也底气十足,一反常态的变得活跃了起来,气势汹汹地准备同英国海军决一死战,夺回地中海的制海权,一雪前耻。
在希特勒的建议下,德意两国海军主力舰队准备进行一次联合作战行动,通过一场海上决战,一举歼灭英国地中海舰队,将地中海变成轴心国的内湖。
“从今天起,地中海将是我们的了。”西里阿科斯上将看着远处战旗飘扬的“格奈森瑙”号战列巡洋舰,深吸了一口海风,对伊亚金诺上将说道。
“卑鄙的英国人这一次必须付出血的代价。”伊亚金诺上将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一艘坐沉在那里的意大利战列舰上,脸上的肌肉不自觉的抽*动了一下。
西里阿科斯上将顺着意大利海军司令的目光望去,看见了那艘炮歪船斜的战列舰,点了点头。
坐沉在那里的,便是在塔兰托之战中,被英国飞机用鱼雷重创的“加富尔伯爵”号战列舰。
“您会有这样的机会的,阁下。”西里阿科斯充满信心的说着,目光又重新转回到了“齐柏林”号航空母舰上来。
尽管和许多信仰大舰巨炮的德国海军将领一样,西里阿科斯对航空母舰的认识比他们的东方盟友中国人仍然要差得多,但好在英吉利海峡的冒险行动和圣维森特角海战现在已经让他改变了对航空母舰的看法。
而这一次,西里阿科斯正是要用这两艘德国海军新锐的航空母舰,给英国海军以致命的一击。
为了能让德意两国海军协同作战,希特勒建议成立两国海军联合参谋部,墨索里“泥”对此本来没什么意见,但当他现这个联合参谋部很可能是德国人说了算时,不甘心自己的强大舰队成为德国海军附庸的他又改变了主意,惹得老大希特勒很不高兴,但出于大局为重,希特勒没有坚持自己的主张,而是要求意大利人给德国海军以全面的后勤保障支援,他决心让德国舰队自己完成歼灭英国地中海舰队的任务。
西里阿科斯和许多德国海军将士本来就对意大利海军的战斗力存有怀疑,元的决定正中下怀,但这一次墨索里“泥”又表示了坚决的反对,他认为德国舰队的力量不足,应该由意大利舰队作为消灭英国人的主力,坚持要由意大利舰队打头阵。
西里阿科斯上将和第1o航空军的凯塞林元帅让墨索里“泥”的胡乱干涉弄得很是恼火,但为照顾意大利领袖的面子和虚荣心,也为了对意大利舰队的实力有一个总体上的“清楚认识”,西里阿科斯中将还是同意了墨索里“泥”的要求,在参谋人员的帮助下,他制定出了一个“引蛇出洞”式的作战方案。
根据西里阿科斯制订的“一箭双雕”作战方案,在德国空军的掩护下,意大利海军将主力尽出来打头阵,护送6军前往马耳他岛,动一场强袭登6战,拔掉这颗“地中海的毒刺”,德国舰队则跟随在意大利海军3o海里之后,以航空母舰为意大利舰队提供空中保护伞。届时由巡洋舰负责提供登6的火力支援和护航,意德双方的战列舰舰队负责远程掩护,并伺机歼灭可能出现的英国地中海舰队主力舰队。所谓“攻敌之所必救”,面对攻击马耳他岛的意大利海军主力舰队,英国人很可能也会倾巢出动,同意大利舰队决战,如果意大利人打赢了,还则罢了。如果打不赢,德国舰队便可从侧翼迂回出现在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屁股后面,和意大利人一起对英国人进行合围,然后聚而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