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互日。在德皇威廉二世的要求下,鲁登道夫辞去德军最高统帅
德国,基尔港海军基地。
在取得了击沉商船7艘、击伤搬、击沉美**舰撒的丰硕战果之后,邓尼茨和他的“防”号巡洋潜艇踏上了返航的路程,他们的这次出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战术上的胜利永远无法弥补战略上的失利。当那尼茨和他的战友们经过漫长的航行返回基地的时候,码头上已经没有了鲜花、欢呼和欢迎的人群,基地内的气氛沉闷而压抑,似乎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在2绸岁就晋升为德国海军中校,胸前除了原来的蓝色马克斯勋章,又多出了一枚红鹰勋章,如今的那尼茨的总战绩位列德国潜艇王牌艇长榜的第二十二位,现在可以说是许多人所梦寐以求的光荣时玄。可当这一切都出现在自己眼前的时候,邓尼茨无法让自己高兴起来。
晋升和授勋仪式是由两位德国海军少将主持的,整个过程简短而苍白,单调重复的开场白、强颜欢笑的祝辞,虚弱而冰冷的握手。这一切都让邓尼茨感受到了来自德国海军高层的悲观情绪。
在日德兰海战结束后,德国公海舰认为了打破英国海军的封锁,在舍尔的领导下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出击,英国海军也出动了主力对公海舰队进行了拦截,但由于双方各自对敌人心怀戒惧杰利科担心碰上德国人新布设的水雷区和德国潜艇而使宝贵的无畏舰受到损失,舍尔担心落入英国海军的圈套,结果双方的规模宏大的出击行动最后都以缩手缩脚的怯阵图告终。由于水面舰艇的出击效果远远比不上潜艇部队的活动,为了更加有效的打击敌人的航运和节省油料,德国海军高层将作战的重点放在了潜艇部队上,公海舰队的巨舰被作为“存在舰队”留在了港内。舰上富有作战经验的水兵被6续抽调到了潜艇部队。
为了应对德国潜艇的威胁,协约国海军加强了反潜作战的力度和护航舰队的力量。德国潜艇部队的损失开始增加,从水面舰艇上抽调到潜艇部队的海军精锐在战斗中被无情的消耗着,而那些因为作战经验不足而侥幸留岸的人员日复一日地执行着一些毫无希望的任务,加上协约国海军封锁的加剧。使得公海舰队官兵们的士气日渐低落。而这又给了大量的“社会活动家”们以活跃的良机,“红色病毒”很快就渗入了整个德国海军的肌体,在内部侵蚀着这支被称为“帝国的骄傲”的舰队。
现在的那足茨,能够深深的感觉到公海舰队内部弥漫着的紧张、不安和躁动。
而在基地停留的时间里,更坏的消息接连传来,给了邓尼茨以很大的打击。
由于德国海军高层没有采用那尼茨设想并进行过实践的“狼群战术”德国潜艇对英国护航船队的袭击战得不偿失,加上海军库存油料严重不足,德国海军部下令减少了潜艇部队出击的次数。
在邓尼茨看来。主力舰队已经被困在港内成了“存在舰队”而减少潜艇部队的出击和向英国人缴枪投降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尤其让邓尼茨感到愤怒和绝望的是,连他的昭”号这样全新的巡洋潜艇也被命令留在基地内待命!对于海军高层的这种作法,那尼茨已经无法用愚蠢或者是别的什么词汇来形容了。
邓尼英和好多艇长们都觉得,这一次,战争真的是离结束不远了。
站在码头上看着自己心爱的座骑德国最先进的远洋潜艇,邓尼茨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广他和众多的互牌艇长们来说,战争旦结束很卑能几,德国失败的形式结束,这些海上猎鲨的结局就只有两个,要么自沉在港内,要么作为战争赔偿交付给敌人。
而这些,都不是邓尼茨和王牌艇长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在休整期间,邓尼茨一直在苦苦等待着海军部的出出命令,然而命令却迟迟没有下来。通过雷德尔的打听,邓尼茨才知道海军部高层主张出港同敌人决一死战和主张保存实力的两派仍然在进行着激烈的争论,“主战派”认为一旦6的上的战事不利于德国,海军就应该出动全部主力与英国人来一场“光荣决战。”同敌人血战到”船没人尽”为止;“保存实力派”则对战争的前景依然持比较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战争将以同敌人停战的方式结束,只要海军的主力舰船能够保存下来,那么德国海军还将是世界第二的强大力量。他们主张继续实施“存在舰队。的战略,等待战争的结束。到日前为止,似乎是受到舍尔海军上将支持的“主战派”的力量强大一些。
邓尼茨在得知了这些“内部信息”之后,只能默默无语了。
德国的命运,似乎已经在这些毫无意义的争执当中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