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这一会儿的功夫,孙纲已经想好了应该怎么对付了。
“部长,飞艇回来了。”一位军官进来报告道,
孙纲和罗荣光等将走出屋子,罗荣光等人是第一次见到悬着赤黄龙旗的巨大飞艇,一个个脸上写满了惊诧。
孙纲看着罗荣光的表情,心里不由得暗自好笑。
也是,对于一个在大沽口炮台镇守了二十四年,亲眼见证了中国的海防事业的艰难展历程的老军人来说,应该吃惊的东西太多了。
飞艇开始缓缓降落,炮台上的士兵们也是第一次见到中国自己的飞艇,一个个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对了,如果有飞艇高空侦察,敌若从海上犯我,立刻便能觉。”孙纲好象想起来了什么,笑着对罗荣光等将说道,“不如给大沽炮台的弟兄们也配备一两艘这种飞艇,用于观敌阵。”
“那样最好不过了!”罗荣光大喜过望,连连点头说道,
“飞艇留于空中观测,四野一览无余,还可将敌处方位准确报回,而我炮则照数轰击即可,当获必胜。”在一旁的卞长胜说道,
“卞统领所言极是。”孙纲点了点头,看着他赞许地说道。他想起来了,卞长胜是1877年李鸿章第一批送到德国去接受炮术培训的学生之一,现在是大沽炮台的炮队统领,卞长胜等人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留学德国的炮术专家,从他刚才的话就能听出来,他的业务也是相当的精熟的。李鸿章当年种下的种子,现在都已经看到了果实。
据孙纲所知,当初清廷在李鸿章的强烈要求下,只派了七人去德国埃森受训,等他们学成归国后,也并没有当成好钢来用,直到现在,卞长胜也只是一个小小的炮队统领。
中国有多少人才,就这么默默无闻的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现在,历史既然已经被自己改变了,这个“人才不得尽其用”的状况,他也必须要改变过来!
飞艇降落之后,几个军官从飞艇上下来,和孙纲相见,他们报告说,来路上的“麻烦”已经全部解决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