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历史已经被我改变得太多了。我现在越来越有些把握不住己地前进方向了。”孙纲叹息了一声。说道。“如果我有些事情做地出格了。你要阻止我才行。”
“我会地。”她点点头。说道。“只怕。到时候我已经没有办法阻止你了。”
最后这一句话。她说得很轻。几乎只有她己才能听见。
但他还是听见了。
这一天,经过很长时间的讨论之后,华夏共和国政务院公布了“统筹全国工业展计划纲要”,决定以五年为期,初步建立起中国己的工业体系,为把中国由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变成以工商业经济为主的国家奠定展基础。
在这个“统筹纲要”中,基本包括了孙纲提出来的那个在中国建立四个大的工业区地设想。“俟国家财力渐充,由大化小,由海及6,逐次推广至全国”,而且提出来重点展民族重工业的计划,要的是钢铁工业和矿业,以及造船工业(这些都是军事工业地基础),并集中全国的力量进行铁路的建设,争取五年之内“筑铁路五万里。机车飞驰。四海之内,商路无所不至”。因为建造铁路和造船都需要大量钢轨和更多的优质钢铁,因此钢铁工业的展成了“五年计划”中的重中之重。
李鸿章和孙纲等人经过仔细讨论后,决定由工业部出面从德国引进西门子炼钢高炉,提高中国钢铁的产量和质量,让中国的钢铁工业再上一个台阶。
由于冶炼钢铁需要大量的优质煤炭,在“统筹纲要”中,矿业尤其是采煤业地展也是重点之一。
在展钢铁工业和矿业的同时,“统筹纲要”要求在民间尽量展可以随时转为军事生产的军民两用型企业,象既可以制造化工产品又可以制造军用炸药的化工厂,以及既可生产枪械,又可生产民用机器的机械加工工厂等等。
为了刺激民间机械工业的展,各省原有的机器局全部改为“商办”,一概向商民招标承办,改称“机械公司”,大力鼓励民间关于机械方面的明创造和向外国引进先进的技术,并要求在农业领域推广机械耕作,以增加农业部门地收入。
在展重工业的同时,对于纺织工业等轻工业和一些其它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也尽量引入机械加工生产,提高生产规模和效率,争取更大的产出。
这个“统筹纲要”从总体上说,是按照“重工业、农业、轻工业”的主次顺序安排的,和当年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东一耙子西一扫帚的缺乏系统性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昔年只知道维护一家一姓利益和充满地域派别之见地满清王朝给李鸿章和洋务官员们以及民间地有识之士设置了太多的障碍,而现在地华夏共和国和昔日的满清王朝完全不同,由中国各省地方共同组建的中央政权有足够的权威和能力来调动全国的力量专注于国家的建设和展,因此制定的规划是比较全面的和系统的,而且照顾到了各方面的利益,使得这个展规划一经启动,就得到了全国各地热烈的响应。
中国从“洋务运动”以来的近代工业化进程,终于进入了展的时期!